(陆希致)《咬文嚼字-》课程教学设计.docVIP

(陆希致)《咬文嚼字-》课程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少教多学’参评教研成果”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067300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第一中学 陆希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含重点、难点): (1)学生通过五个实例的概括分析,弄清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2)炼字训练。 2、能力目标: 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语言文字之妙,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文字语言。 教学过程与方法: 展示法、点拨法、讨论法和训练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当堂检测:(见《练习册》,限时3分钟)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 A、付梓(xīn) 斟酌(zhuó) 词藻(zǎo ) 锱铢(zī )(zhū)必较 B、没鏃( cú ) 下乘(chéng) 岑寂(cén ) 咬文嚼字( jiáo ) C、蕴藉( jí ) 累积(lěi) 憎恶(zēng ) 垂涎三尺( xián ) D、尺牍(dú) 灞(bà)桥 剥啄(zhuó) 清沁(qìn)肺腑 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 婵娟 深恶痛绝 学福五车 刻苦自励 凝练 点铁成金 买椟还珠 端木遗风 流敝 平滑俗滥 自鸣得意 扑朔迷离 捉摸 不即不离 不合时宜 陈词烂调 教师巡视,查看学生检测情况。提问检测效果,做出评价或纠正。 二、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过著名杂文家邓拓的《不求甚解》,知道作者主张读书要讲究会意,理解精神实质,而不是咬文嚼字,死抠一字一句,求其表面。在此,“咬文嚼字”是贬义词。今天,我们学习《咬文嚼字》这篇课文,看看朱光潜先生又赋予了“咬文嚼字”这个成语以什么新的含义?“咬文嚼字”的重要性是什么呢?板书课题—— 咬 文 嚼 字 三、展示上节课预习的问题: 上节课,我们上了一节预习课,同学们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了仔细阅读。下面,同学们将所解决的问题做一展示。 全文所举五个例子分别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请从文中找出根据。 例子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的改写。 教师提问:一生。 (回答内容略) 教师归纳并点拨三个句式: 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关系密切,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①“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不带感情的判断句。 ②“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文人”是中心语,整个句子是坚决的判断,表达极端憎恶之情。 ③“你有革命家的风度”——存现句。 板书道理:句式不同,思想不同。 例子(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教师提问:一生。 (回答内容略) 教师归纳: 斟酌文字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的一增一减,意味就随着改变了。 板书道理:文字增减,意味改变。 对课文中有关《史记》的原句和王若虚的改句组织学生齐读,以做品味。 教师拓展: 同样是李广射虎的故事,那么唐代诗人卢纶又是如何描绘的呢?下面,我们齐背—— 和张仆射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教师拓展、点拨本诗,帮助学生复习。 例子(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教师提问:一生。 (回答内容略) 教师归纳并点拨: 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和意境。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现的意境来决定。 推——表示自掩自推,足见寺中只一孤零零的和尚,空气冷寂。 敲——显得拘礼,说明寺内有人应门,有温暖之气。 联系上句“鸟宿池边树”的冷寂气氛,推知寺内只一孤零零的和尚,因此“推”比“敲”显得更调和。究竟该用哪个字,要由意境来决定。 板书道理:该用哪字,定乎意境。 例子(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 教师提问:一生。 (回答内容略) 教师归纳: 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是迷离不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可使意蕴丰富,也可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于用字的联想意义,可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注:此例,难点较多,应用价值不大。只要学生说出“联想”的好处即可,不必深究,可一带而过) 例子(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教师提问:一生。 (回答内容略) 教师归纳并点拨补例: 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古人作诗文易陷入的套语尚有: 美人——沉鱼落雁之容,避月羞花之貌。罗敷。 美男——貌比潘安。才子——才比曹植。 送别——长亭送别。 经商——陶朱、猗顿。 家乡——桑梓。 这些都是俗滥的“套板反应”。但也还有不堕入俗套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