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行政伦理学第二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课件:行政伦理学第二讲

第二章 行政伦理思想 本章重点: 1、中国行政伦理思想的转换过程; 2、西方行政伦理学的发展 3、现代行政伦理观的主要内涵; 清代宁波府郡署有一任太守写过如下的对联: 念厥职非轻,休戚与六邑相关:曰慎,曰清,曰勤勉; 求斯心可问,是非唯群言是度:不宽,不猛,不因循。 表示了自己重职守、勤政事、兴群言、慎举措的作风。 清代张鼎任徐州兵备道,统兼军事、航运、海防,权力极大,他的道署对联就是要表明自己官心似水。对联写得也很有艺术: 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涓都从心上过; 官做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中国是一个伦理色彩相当浓重的国度。汉代以降直至近代的中国历史,实际上即是一部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转化成国家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以及民间礼俗的历史——行政伦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 中国行政伦理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行政伦理思想 1.中国古代行政伦理思想主要指以儒家学派为主导,并融合道、墨等多中学派思想精华的古代伦理在公共治理领域的反映。 孔子认为,礼对于国家的政治事务尤其重要,“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礼记·哀公问》) 墨家,“兼爱非攻”。 老子,“清净为天下正”。 2.中国古代行政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掌权为公,从政为民。 《尚书·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离娄上》:“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主张“天人合一”事实上是将民众抬高到维系国家存亡的首要位置。 ——见课本p29-30 “公忠”、“爱民”; 2.2 坚持正义,处事公平。 儒家:“从道不从君”、“义”; 2.3 历行节俭,清正廉洁。 《论语·八佾》:“礼,与其奢也,宁俭。” 荀子:“节用裕民”(《富国》) 、“节用以礼”(《富国》) 、“节其流,开其源”(《富国》) 等 礼、义、廉、耻,被古人称之为“四维”,有“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之说。 ——见课本p30 “廉政”; 2.4 忠于职守,敬业勤政。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 “忠”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 孟子:“民事不可缓也”(《滕文公上》)。 荀子:“百吏官人无怠慢之事”(《君道》、《君子》)。 ——见课本p30 “勤政”; 2.5 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见课本p30 “修身”; 3.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主要规范 中国古代行政德性可以区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性情之德:齐、圣、广、渊、宽、肃、明、允 道德之德:仁、义、勇、让、固、信、礼 伦理之德:孝、慈、悌、敬、爱、友、忠 理智之德:智、咨、询、度、诹、谋 二、近现代中国行政伦理的转换 每当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伦理观念也面临着抉择,抉择熔铸形成的新思想,随着时代的推移,又成为传统的一部分。 近现代中国行政伦理的转换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待中国古代传统行政伦理的批判和吸收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1. 第一个时期,全国解放初期(从1949年到1957年),我国正处于一个彻底清算封建地主阶级反动影响的重要时期,阶级斗争非常尖锐,反对以忠君和孝亲为核心的封建道德的任务也异常艰巨和复杂。 2.第二个时期,从反右斗争前后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这是“左”的思想不断发展的时期。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左”倾思想发展的同时,又进一步强化了对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与否定。 1965年11月,关于历史剧《海瑞罢官》的讨论,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伦理道德的一次大批判。由于吴晗强调在社会主义社会应当继承优良道德传统,因而主张继承海瑞的“刚直不阿”、“不畏强暴”和“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精神。结果姚文元等认为,封建时代的一切忠臣、清官,都是为了封建帝王的,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是“地主阶级利益忠心的保卫者”,认为“地主阶级们提倡的‘刚直不阿’、‘大丈夫’等等,有它特定的阶级含义,根本不能同无产阶级的革命性、战斗性混为一谈。” 吴晗,原名吴春晗,字辰伯,生于1909 年8 月11 日,卒于1969 年10月10 日。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曾发表《朱元璋传》、《海瑞骂皇帝》、《论海瑞》及历 史剧《海瑞罢官》等作品。建国后,任北京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工作。“文革”中,全家遭受迫害,其妻子及其本人在1969年先后死于狱中、女儿1973年精神失常并于同年以“影响首长安全”入狱,1976年自杀于狱中,时年仅22岁…… 3.第三个时期,文化大革命前中期。 这一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行为规范上,都作了彻底的否定,使这种民族虚无主义的伦理道德观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正是在这佯的极左思想指导下,不但海瑞被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