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高考后写的成长经历.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女儿高考后写的成长经历

女儿的座右铭:如果你真心想得到某种东西,整个宇宙都会协力帮助你实现梦想。 ?一、我的学校和学习 ??? (一) 成长期的创痛和迷惘 ? ? 我对学校的感情有些复杂。一方面,11年的时间逐渐生出一种淡淡的感情,一种泛黄的感情;另一方面,我想摆脱它,希望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要触及它;希望能够重新开始生活。因为这所学校不仅包含着这些年我成长的快乐也包含着创痛。 ? ?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离开父母(周末回家),在私立寄宿学校里生活,独自面对一些人,一些事,敏感的天性使我从一些事件里看到了生活的艰难,以至我过早地成熟了。 ? ? 青春期,我像一只刺猬,脾气变得越来越差,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在心里充满怒意。但孩子毕竟是孩子,随着小学的结束(初中被保送进入重点班),班级环境的变化,心理的成长,那一段生活结束了,我也把一些心情掩埋起来,但是它就像活火山一样会伺机爆发。 ? ? 初中时有些人热衷于流言蜚语,搬弄是非,中伤排挤,仅仅因为你说了真话,因为你蔑视他们那种拉帮结伙,爱慕虚荣的生活。我相信很多人中学时都碰到过这种情况。那时我宁愿孤独。少年时所受的经历往往会给一个人的生命烙上不可磨灭,不可复原的印记。这使我很早就对人性充满怀疑且很难信任、亲近他人,总是太过敏感,对别人不善的言行总是念念不忘,充满戒备。我希望随着岁月的流逝,能慢慢地变得平静,所幸的确如此。 ? (二)成长期的觉醒和求索 ? ? 这几年来,我的想法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以前不同。我渐渐明白,我并不是为了向某些人报复而活着,过多的恨意只会吞噬自己,使自己永不能觉得幸福。只有淡忘阴影,更好的生活,做一个强者,才是最无与伦比的还击。对于一些人和事,我可以不忘记,不原谅,但我可以学会宽容,更可以将它们看作珍贵经历的一部分-------因为没有经历过痛苦人便不能成熟,思想便不能深邃。 ? ? 高二时,在科林威尔逊的《The Outsiders》里我也读到了这样的话。这本书讲到,这样的人虽然能在隐士般孤独的生活中痛苦地思索,产生奇异的思想火花,但这其实不是他的终极追求,他的终极理想是不再做一个这样的人,是走在真实的明亮阳光下。书中的这些话很大程度上根本地改变了我的生活观念,可以说是一声清醒的钟声。我终于能逐渐认清自己是怎么一回事,到底想怎样生活。一团乱麻的生活从此成为历史。高二和高三两年,我令人惊讶地告别了极度的悲观消极,自闭寡言,虽然说不能都归功于这本书,但的确和它有很大关系。 ? ???在寄宿学校难熬的日子里,从初中开始,所幸我大量阅读书籍,尤其是西方文艺,从中了解到这种心灵的痛苦是对人的一种历炼,是一种珍贵的孤独,能够使人成为洞察世事的人,能将一个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我了解到这种痛苦有它有益的一面,才没有被它所驱使而做出无法挽回的事,从而得以在经历艰难的时候保有自己的心性,得以学着平静,能变得越来越坚忍。特别是高二读了《The Outsiders》以后,我更知道,要好好生活下去,可以在思想上孤独,但不能在生活里做一个孤独的隐士,这并不是一件光荣高贵的事,而是愚昧地和自己为敌。在寄宿学校里,我和其他孩子几乎从来都不是在顺境里生活,我觉得生活实在不易,但我已算幸运,因为尽管曲曲折折,险象丛生,我终于使它回到了正轨。 ? ? 上初三后,在被个别人排挤和攻击以后,我偶然翻开了《百年孤独》,那种非常寂静的隔绝和孤独让我对生活的现状有了另一种考虑方式。我发现了另一种文学,我叫它“少数派文学”,它打开了一扇新门,灵魂思想的宝库从此向我敞开了。我停止了不安于现状的浮躁和焦虑心情,我开始习惯并静享孤独,这是我以前从未做过的。突然间,我的少年时期结束了,而我并不惋惜。我甚至能听见自己飞速成长的声音,我看见了另一种生活。 ?? ? 但这只是转变的开始。人的成熟远非一朝一夕能够造就,它不知需要多少时间的沉淀和过滤。当人自以为成熟时,往往才过几个月,就发现自己更进一步,已将几个月前自认为成熟的想法远远甩在身后。如此反复不知多少次,永无止境。我觉得如果没有这样的成长速度,人只是在蹉跎岁月而已。 ? ? 刚上高中时,对高中学习生活毫无认识,甚至没有想过高中以后该去向何方。因为一向没有严肃认真地对待过升学问题(小学、初中、高中都在同一所学校),所以高考对我来说是遥远而陌生的,我甚至觉得我最后不一定会参加高考。我觉得我不一定非要走和别人一样的路,挤同一座独木桥。 ? ? 确实,在高考甚至从初中开始就得到充分重视的今天,我觉得我很难将那时候的想法表达清楚。我没有考过别的初中,升高中前虽然参加了中考,但是并不怎么重视,因为我反正不考重点高中,还留在本校,那么中考成绩就真的不重要(记得中考我总分只得了590多分)。那时候,我觉得学习成绩仅仅和每月排名有关,和颜面有关,我几乎没有一点“成绩决定去向,改变生活”的概念。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