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新政与庆历党争.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庆历新政与庆历党争

庆历新政与庆历党争 “王安石变法”的前奏曲 北宋王朝自建立到宋仁宗庆历年,已经统治了80余年,其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日趋尖锐,财政危机日益加深。宋初以来,大官僚大地主阶级竟相兼并土地,造成“势 官富姓,占田无限”的严重局面。土地集中的过程,就是农民们倾家破产、流离失所 的过程。同时,宋初一些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策和措施,逐渐转化成为它的对 立面,“冗官”、“冗兵”和“冗费”与日俱增,使宋封建国家陷于积贫积弱的局势 中。宋太祖开宝年间,作为正规军的禁军约有38万人,宋仁宗时为对西夏用兵和加强 对内镇压,各路广募兵士,仅禁军就激增至80万人,还有厢军四五十万。北宋政府官 僚机构日益庞大,通过思荫(任子)、科举、进纳、军功、胥吏出职等途径入仕者不 断增加。军饷和官俸随之而都成为一项庞大的财政开支,单用于养兵的费用竟达全国 财政收入总数的十分之七八。在和辽国订立“澶渊之盟”后,每年又须向辽国交纳银 10万两、绢20万匹的所谓岁币到宋仁宗宝元、康定年间(1038—1041年)为了抵御西 夏的军事侵犯,调集大兵到陕西诸路,军费开支陡然大增,支出总数达3390万两。当 西夏犯边时,辽国又乘机迫使宋廷把每年交纳的岁币在原数的基础上再多增加了2C3。 北宋政府只有依靠增加课税的收入,主要是依靠加重按地亩征取的农业税来解决这些 问题。当时的官僚豪绅大地主阶层都享有免税免役的特权,赋税的负担都落在中小地 主以至自耕农民的身上,这就促使广大的负担赋税者和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日益加 深,中小地主的赋税负担,总是通过加重地租或放出高利贷而转嫁给佃农,这就促使 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及北宋统治集团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因而,从太宗统治后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到宋仁宗庆历年前的40多年中,农民 和士兵的反抗斗争“一年多如一年,一火(伙)强如一火(伙)”。北宋阶级矛盾和 民族矛盾日益严重,统治集团面临危机四伏的局面,士大夫感到必须采取措施,摆脱 困境。因而有些人对当时死气沉沉的官僚政治提出批评,提出了改革弊政的主张。如 宝元二年(1038年)同判礼院宋祁上疏,以为国用不足在于“三冗三费”。“三冗” 是全国有定官而无限员,各级官员比前增加5倍;几十万厢军坐耗衣食;僧尼道士人 数日增而没有限额。“三费”是道场斋醮、百司供费无数;京师多建寺观、多设徒卒, 增添官府衣粮;大臣罢黜仍带节度使衔,靡费公用钱。他主张裁减官员,节省经费。 长期担任宰相的吕夷简则指责这些不满统治现状的官员是“朋党”,对他们加以打击 排斥。在对时政不满,要求有所改革的官员中,核心人物是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 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市)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刻苦读书,宋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开始了宦游生涯。他在当地方官时,很注意 兴修水利,兴办学校,关心时政得失,获得清正的名声。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 上书言朝廷得失,民间利病,为宰相王曾所知,晏殊荐为秘阁校理。景祐二年(1035 年)权知开封府,当时舆论认为“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景祐三年, 范仲淹上百官图讽刺宰相吕夷简任用亲信,又上书讥切时弊,希望宋仁宗不要一味信 wwwwww..iigguuooxxuuee..ccnn 友情提供 任吕夷简。为此范仲淹被吕夷简指责为离间君臣、引用朋党,被罢去权知开封府事。 从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统治集团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范仲淹遭受排斥时,挺身而 出对他表示支持的,有余靖、尹洙、欧阳修、蔡襄等一批位居馆阁清要职事并以文学 知名的人士。余靖上疏为范仲淹申辩,尹洙则上疏表示以能同范仲淹朋党为幸,蔡襄 作“四贤一不肖”诗赞誉范仲淹、余靖、欧创修和尹洙,讽刺不能为范仲淹申辩的谏 官高若讷。当时尽管支持范仲淹的人都被罢官,但斗争却没有因此而停止,不断有人 上疏要求复用范仲淹,反对用“朋党”的罪名堵塞言路。欧阳修还作了著名的《朋党 论》一文呈献给宋仁宗,分析了朋党之说自古有之,君子、小人都各有朋。凡小人之 朋得势,就会以朋党为名排斥君子之朋,国必乱亡,要求宋仁宗以历史上的兴衰治乱 之迹为鉴,“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这些所谓“真朋”与“伪朋”的对立, 实质是当时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的斗争。 庆历三年(1043年)初,宋廷对夏战争惨败后,农民起义犹如山雨欲来,而宰相 吕夷简对此束手无策。宋仁宗在改革呼声的推动下“遂欲更天下弊事”,遂于这年三 月罢去吕夷简的宰相兼枢密使职事,任命欧阳修、余靖、蔡襄等人为谏官,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