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节能现状和潜力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节能现状和潜力分析

河南省节能现状和潜力分析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资源的紧缺日益凸显,中国在经济快读发展的同时,节约资源的压力明显增加。为了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节能工作,把它放在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战略高度坚持不懈地推进。河南省作为中部经济大省更是应该在作出表率。分析河南省的节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对河南省节能潜力的计算,来凸现河南节能管理工作的紧迫性。   关键词:河南;节能;潜力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142-02       河南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要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分解到五年中,意味着“十一五”期间年单位GDP能耗平均下降4.4%。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今年的下降幅度只有2.98%。因此,当前河南省节能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一、河南省节能现状   20世纪80年代,河南省开始注重对能源的利用,废旧物资的回收、再利用,节能技术的运用。20世纪90年代,河南省调整发展模式,从高投入、高产出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向低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发展模式转变。进入21世纪,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河南省忽视了对节能的长期性的认识。随着大量重工业项目的上马,能源需求量大增,对环境形成很大的压力,节约能源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一条硬性约束线。   为了节约能源,河南省响应国家号召“抓大关小”,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在工业生产中采用节能新技术。2006年,河南省共关闭立窑水泥生产线219条、耐火材料倒焰窑企业186家,治理耐火材料企业700多家。2007年底,河南全省共关闭淘汰小火电、水泥机立窑、铁合金、棕刚玉、耐火材料等落后产能375家企业(其中燃煤发电机组36台),特别是全部关闭剩余的102家171条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十五”时期,河南省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连续五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的增长和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化。自1990年以来,河南省的能源消耗强度逐年下降,从1990年的5.57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06年的1.34吨标准煤/万元,虽然自1997年以后,能耗下降速率有所放缓,但整体仍呈现出较快下降趋势。   在节能降耗管理上,河南省目前主要采用 “政府为主,市场为辅;政策调控,监督规范”的的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90―2006年,17年间河南省综合能源消耗强度持续下降,平均每年下降8.52%,截至2006年河南省的综合能源消耗强度为1.34,只相当于1990年的24.1%,这说明河南省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不断上升;分阶段来看,1990―1997年间,河南省综合能源消耗强度迅速下降,从5.57下降至1.702,平均每年下降15.58%,1997―2006年间,河南省综合能源消耗强度下降趋势有所放缓,从1.702下降至1.34,平均每年下降2.62%。      二、河南省节能管理问题分析   1.节能的管理、监督机制滞后、僵化。节能管理是企业通过自身的工艺改进,技术升级和能源侧管理来实现在生产同等数量产品的同时,尽量少用能源和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的过程。它是一个企业对自身生产行为的调节,它应该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但在实践中,是以政府为主进行管理。这就产生一个主和次,本与末的问题。当以政府为主进行管理和调节企业行为的时候,按照理想状态,在企业按照政府指导进行规范自己行为的时候,这中间存在许多问题,包括政策时滞、政策盲区的故意错位、对策主义等等。这都使以政府为主的节能管理模式收效慢又小。激发企业节能的内在动力,变被动节能为主动节能,必须依靠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利益驱动机制。   2.社会化的节能宣传和节能实践缺乏利益驱动。为了让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观念深入人心,河南每年都进行了大量宣传。主要的方式有:(1)组织学习节能法规,开展节能减排类知识竞赛;(2)新闻宣传;(3)纪念日宣传;(4)专题宣传;(5)培训班宣传等。这些宣传的确让人人都开始注重环保,在生活中注重节能减排,但对企业而言,这些宣传起到的效果不大。它并没有触及企业追逐利润的本性,不能很好转化为企业的内动力。   河南省企业的特点是整体规模小、技术层次低、自有资本少。由于本身的这些特点,河南企业即使知道节能减排的种种好处,也由于资金有限、技术达不到而放弃对新发展模式的追求,固守资源浪费的粗放型的增长模式。(1)与普通设备相比,节能型的设备初始投资往往偏高,但使用过程中支出的能源费用明显偏低,即固定成本高、可变成本低。实施节能意味着投资者牺牲了眼前的利益,去换取长期更大的收益。在企业本身资金捉襟见肘、规模不大时,节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