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战国秦汉时期北方农牧民族间文化传播与融合.docVIP

浅析战国秦汉时期北方农牧民族间文化传播与融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战国秦汉时期北方农牧民族间文化传播与融合

浅析战国秦汉时期北方农牧民族间文化传播与融合   [关键词]战国秦汉时期;北方农牧民族;文化传播与融合      自更新世中期现代季风格局形成以来,(1)我国便出现了一条北起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向西南延伸,经内蒙东北、冀北、晋北直至鄂尔多斯、陕北的从半干旱向干旱区过渡的农牧交错带,大致相当于北方长城地带。在这条地带的南北分别生活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分别代表着两种异质文化。无论游牧民族如何聚散无常更迭不定,从鬼方、猃狁、戎狄到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令人目不暇接;也无论中原王朝如何更迭 ,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关系始终是国家生活的重心之一。两种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始终存在。而战国秦汉时期活跃于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主要是匈奴,本文拟从考古材料中汉文化因素的发展方面,对分别作为独立经济实体、拥有独立文化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在此期的文化传播与融合关系作粗浅的探讨。(2)   一、农业民族的安土重迁与游牧民族的必然南下   我国长城地带以南地区,依托小流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利农环境发展起农业,并沿着大河支流扩展,逐渐形成生存和发展空间都足够广大的农业区域文明。农业经济以大地为支撑点,将人与土地紧密相连,土地上的人们通过精耕细作及区域内小规模的产品交换,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这种经济特点必然导致人们不外求的心态,和世代定居、安土重迁的生活方式。同时,这种定居生活又极利于文化的积累,从而使农业文明能够长足进步、持续发展。   长城地带以北的草原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造就了旱生密丛禾草的地带性植被,该地区的草原民族只能从事游牧经济。再加上霜冻、大雪、瘟疫等自然灾害,居无定所,无城无仓,无法也无处进行储备,必然导致将全部财富存储在牲畜身上的牧民的经济生活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趋利避害寻求生机,就成为必然,而放眼四周:东边有大兴安岭阻隔,西边是同样的草原,北边是寒带森林,均非理想之所;唯有南边的农耕民族生活稳定,精耕细作,精心储藏,不仅可以维持生活、存储备荒,还可进行交换生活必需品。但是草原民族有限的剩余畜产品又远远无法满足他们对南邻的谷物、茶叶、铜铁等产品的交换需要,正常的贸易遂难以完全进行,并且无法成为生存困难的解决之道。而不断的迁徙生活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古代游牧民族对于地界的观念和战争目的的认识截然不同于农耕民族:重财不重地。因此采取有别于正常贸易的非常手段势在必行。   同时,农耕经济的急剧发展促进了城市文明的建立。“以铜兵器为中心的军事力量的增强,金银珠玉等财宝的积累,以及为追求这类财宝而兴旺起来的交易活动”强烈地吸引了北方的游牧人,触动了他们“对物资的欲望意识。金银珠宝可以装饰自己,车马具可以方便不安定的生活;对兵器的关心,完全是为了增加掠夺战的战斗力。”(3)   草原民族完全仰赖大自然而顺应季节循环辗转迁徙的生产方式,造就了从小勇猛骠悍的性格,善骑马术,来去迅捷,习惯于“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4)从总体上看,草原民族从兴起直至走向定居前,基本上都处于积极进攻的一方,而农业民族相对的处于守势。但中原文化依靠强大的整体背景,柔韧性和回旋余地极强,发挥了出色的化西能力,不仅未被游牧文化征服,反而从中吸取营养不断强壮自身。   具体到战国秦汉时期,除西汉末期匈奴分裂,南匈奴主动归汉外,只有在秦始皇与汉武帝这两段时间内中原王朝占据了上风,其余时间也是处于防御一方的。不过,由于气候环境、生产方式、综合实力的限制,加上不断迁徙造成的无地界观念从而不像魏晋以后入主中原的民族那样重视土地的占领,战国秦汉时的草原民族(主要是匈奴)虽南下而又只在长城地带进退――当然,其他游牧民族的兴衰连环牵制、中原王朝的有力防御也是因素之一。这种频繁的接触反映到文化上,留存至今尚可见的就是匈奴墓葬中汉文化因素的渐趋增强,直至几乎完全汉化。   二、战国时期匈奴墓葬中的汉文化因素及其反映的文化传播状况   战国时期活跃于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主要是匈奴。早期“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战国后期,匈奴逐渐融合并崭露头角,日渐成为中原各国的心腹大患,以至秦、赵、燕三国不得不筑长城以防御。(5)而赵武灵王为击破匈奴的骚扰,下令全国“胡服骑射”,则说明了匈奴作为骑马民族面对农业民族所具有的巨大优势。   有接触就有影响,反映到物质层面就是战国早、晚期匈奴墓葬材料的变化。今已发现并确认为春秋末期至战国早期的匈奴墓地有桃红巴拉、呼鲁斯太、范家窑子、水涧沟门等。(6)出土遗物可分为青铜短剑、铜刀、铜镞、铜戈、铜鹤嘴斧等兵器和工具,铜带扣、铜环、管状饰、动物纹饰牌、项饰等装饰品,马面饰、马衔马镳、车辕饰、铜铃等车马具,以及少许手制单耳罐,全都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和鲜明的民族个性。战国晚期的墓地有西沟畔M1、M2、阿鲁柴登、速机沟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