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

浅议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   摘要: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几乎只由政府部门单独拟定与决策,公众只是在规划被正式批准公示后才知道其大致情况,无论是在制度还是机制上都处于被动的参与状态。本文通过阐述与分析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切实现状,适时提出如何解决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公众参与问题的合理措施,以拓宽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促使我国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提升至一全新的高度。   关键词: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      一、公众参与的相关概念   公众指的是政府为之服务的主体群众,公众参与指的是群众有目的地参与同自己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决策的社会行动。   公众参与实质上就是公众与项目主持方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实际上是指为了要求政府决策尊重科学、尊重民意以切实体现公众的利益需求,而让公众了解、参与和监督规划的全过程的主动参与城市规划行为。它是渗透自然与社会的综合性科学,也是综合性很强的政府职能,更是社会实践性质的公众事业。   二、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现状   以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几乎只是政府部门的事,公众只有在规划被正式批准公示后才知道其大致情况,参与决策无从谈起。20世纪90年代,我国有关专家积极倡导建立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机制。时至近年,社会与规划界逐渐开始关注与讨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相关问题。但是,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只是处于最基本的舆论作用层面上,公众参与才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主要表现在:   (一)公众参与规划尚存在被动性   《城市规划法》第34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规划作出的调整用地决定。”如此规定,坚定地把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排挤在外。公众被动的参与,致使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的保障,政府权力得不到合理的制约。例如:大肆圈占土地、强制拆迁、滥搞“形象工程”与“政绩工程”等等,城市规划中的短视和浮躁之风日盛。   (二)公众参与规划的程度有限   《城市规划法》第28条规定:“城市规划经批准后,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公布。”第10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城市规划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可见,法律有关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只是事后参与,公众根本还没有法律赋予的真正的决策权。要变“事后参与”为“事前参与”,应该做到在规划制定过程中积极听取和吸收群众的合理意见,并需要建设和完善批前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和公示评议制度等制度。   虽然我国城市规划实践中也有通过信访制度或通过“两会”对某工程提出意见和建议等形式给予公众参与,但是公众的这种参与随意性比较大,形式也比较单一,而且缺乏长久性。另外,通过专家学者参与座谈会的形式参与,这只是片面地用理性的眼光分析规划的利弊。公众参与规划的程度的确有限。   (三)公众参与规划的效果欠佳   根据《城市规划法》第21、22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实行上级政府分级审批制。因此,通过“两会”的人大参与方式只是流于形式。公众参与规划的效果几乎完全取决于掌握规划命运的主政者的价值取向和综合素质,而公众参与形式尚处于民意调查、咨询或聆听等较低层次。城市规划与建设几乎完全由政府部门来执行,公众享有建议的权利,没有决策权力。因此,公众对决策基本上不能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三、实现公众参与规划的措施。   (一)提高公众参与的主动性   公众参与不是政府部门的施舍,而应当是法律赋予的权利。要使公众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实现被动变为主动,首先要建立利害关系人参与听证制度,使其有权提出意见、建议与要求,以激发公众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为缺乏听证能力的利害关系人建立利益代表机制,真正地实现公众“参与”,并充分地反映委托利益集团的利益。必要时,由政府部门出资帮忙雇请听证利益代表。   (二)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   加强政府行政决策制度的建设,规范政府决策行为。第一,建立政府调查研究制度,即是要求政府作出规划初步方案前,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第二,建立专家咨询论证制度。为了帮助政府对复杂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要求其作出规划初步方案后,采用专家论证评审制度的方式进行论证,以反映代表不同利益的专业意见。第三,建立批前公示评议制度。专家论证评审通过后,规划部门可通过各大媒介邀请群众一起讨论,从中择取最佳决策方案。第四,建立利害关系人参与听证制度。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推进公民自治和培育公民社会。   (三)加大公众参与规划的程度   建立和完善立法机制,从而减少行政部门对城市规划的干预。首先,应充分发挥人大的作用,使人大走代表专家化、专职化和职业化道路,确实行使规划立法权。其次,可以考虑建立独立于政府城市规划管辖的城市规划委员会,并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作为顾问或助手,以增强城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