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参与型课型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docVIP

浅谈参与型课型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参与型课型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

浅谈参与型课型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   [摘要]针对大学生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高校心理健康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提出教师要实现自我的角色转换,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与参与中建立健全自己的人格和价值观。   [关键词]主体;参与;引导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身心健康,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承担起未来建设祖国的重任。目前,一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实践性、活动性和互动性上较弱,“传授-接受”式的教学形式单调。参与型课型是一种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位置,全面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学习与发展的教育模式。它打破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与参与中建立健全自己的人格和价值观。   一、 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1.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渴望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可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了兴趣又担心失败。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的正常交往不够,又易引发猜疑、嫉妒等不良心理,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情绪起伏问题。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已基本趋于成熟,但由于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飘忽不定,加之青年特有的任性和理想的困惑交织在一起,极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矛盾,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小考失利而一蹶不振,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较低,并由此导致其心理偏差和行为怪僻。   3.学业不适应问题。目前,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最为严重的就是学习动力缺乏的心理,这种情况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丧失学习的能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因未能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而导致考试不及格,从而带来厌学、自卑、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有的学生甚至得了考试恐惧症。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   随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各高校逐步开设。然而,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在很多学校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学校授课教师非专业人员,照本宣科,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教师固守“传授-接受”式的教学模式;依然扮演学生人生旅途中的领路人的角色,忽视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因此,高校心理健康课面临的局面尴尬,迫切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摸索出相对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主导思想   引导是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就是建立在对学生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发展机会。也就是要求教师首先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赋予他们以权利,尊重他们的人格,建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平等地对待他们,更多地给予学生鼓励、启发和诱导。在课堂上,教师讲授时间要少,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互相交流、提问、消化,鼓励学生提问、争论、质疑,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应不断地引导学生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发展求异思维和敢于怀疑、否定前人的探索精神。   四、灵活运用教学模式   1.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思想。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人格的健全。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心理学知识,而是培养他们理性的思维和适当的行为模式;是对心理学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系统的心理学理论的讲授。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系统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的做法,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应用性材料为主。   2.走出课堂,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品德修养,在活动中赢得信任、尊重、宽容,以诚相待,获得真诚的友谊。   3.积极引导,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困境积极寻求解脱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把握与调节,要能做到正确的自我安慰,能合情合理地对待自己的各种需要;培养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使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随之增长,感情沉稳,自制力增强,在很多情况下都能自己摆脱心理负担,消除精神障碍。   4.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根据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等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要多采用会谈、讨论、调查、生活技巧训练、角色扮演、行为矫正等心理教育的方法,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高校心理健康课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课堂教学、小组讨论、教师走进学生寝室、社会实践等形式,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5.坚持发展性教育原则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