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湟水谷地山洪沟管理面临问题与对策
湟水谷地山洪沟管理面临问题与对策
摘要:湟水谷地是青海省人口和基础设施最集中的地区,城镇、村庄、农田也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沟道两岸及出山口附近。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山地与河谷相对高差大以及植被差等原因,洪水具有很强的突发性。随着人类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河道管理不到位,河道淤积及蚕食占用,加重了洪灾危害程度,降低了泄洪能力。山区洪灾损失逐年增加,直接威胁着河湟谷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湟水谷底山洪沟特性及管理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湟水谷地;山洪沟;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326-03
引言
湟水谷地内西宁市、湟源、湟中、大通、互助、平安、乐都、民和等县级城镇全部坐落于湟水及其支流河谷两岸的阶地及河口地区。大部分乡(镇)、村庄、学校、农田、各种经济开发区和基础设施也分布在沟道出山口及沟道两岸。湟水谷地也是青海省国家基础设施最为集中的地区。兰青铁路、109国道、兰西光缆通信干线、京藏高速公路、涩(涩北)宁(西宁)兰(兰州)天然气管道、在建兰新高速客运专线、引湟灌区干、支渠等重要基础设施都是沿湟水河谷布置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建设向易受洪水威胁的河滩地和低阶地扩展,城镇建设与防洪投入不相适应,城镇防洪投入不足,防洪标准很低。也有不少地方盲目与河道争地,侵占河道,倾倒垃圾等,缩小了河道行洪断面,大大减弱了城镇的防洪能力,加上整个湟水谷地尚未建有控制洪水的关键工程,洪灾损失逐年加重,给区内的经济建设和人民财产造成了损失。
湟水干流湟源―民和段,入湟支流多,多为山洪沟,境内集水面积10km2~1 000km2湟水一级山洪沟达91条,汛期含沙量大,时伴有泥石流。加上河谷与山地相对高差大以及植被差等原因,洪水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当降雨强度超过20mm/h,就会形成灾害。由于河道淤积,河道管理不到位,加重了洪灾危害程度,降低了泄洪能力。每遇暴雨,铁路、国道线和渠道的排洪沟、涵洞、桥梁、渡槽等基础设施立即受到严重损害。
一、湟水谷地??洪沟概况
1.山洪沟水文特征。湟水干流河道长373.9km,青海境内335km。河床一般宽50m~150m,峡谷地带仅30m~50m。干流河道多为砂砾石河床,两岸多为阶地。河道平均坡降3.5‰~14.8‰之间,在上游及峡谷处较大,平原区较小。河道弯曲率1.07~1.34,大峡以下较大。
湟水干流青海境内有流域面积10km2~1 000km2的大小一级支流91条,连同众多的次一级支沟,构成羽毛状、树枝状水系。流域河网密度0.153km/km2,河系不均匀系数0.80~0.90间。流域面积在10km2~50km2支流41条,50km2~100km2支流19条,100km2~300km2支流21条,300km2~500km2支流7条,500km2~1000km2支流3条。湟水干流一级支流中各级别支流统计(见表1)。湟水一级支流中流域面积大于200km2以上支流特征值(见表2)。
2.山洪沟特点。除流域面积大于200km2的较大支流有常流水外,其他多为时令河(沟)。主沟道长度一般在5km~40km之间,山溪性河流,河道落差大,水流湍急,沙砾石河床,主沟道比降大多在20‰~80‰之间。流域上游多为径流来源区,农村生活用水水源地,植被良好,下游及出山口附近植被较差,沟道两岸阶地多垦为农田,为径流利用区。径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年内分配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大。大部分沟道多年平均流量小于0.50m3/s。降水量从河口至河源递增,降水集中在汛期6―9月份,常有山洪暴发。
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结构十分复杂,气候差异悬殊,各方面条件都十分恶劣。其河道坡降陡,洪水位高,洪枯变幅大,冲刷力强,水土流失严重。而山区的大部分城镇、村庄、良田又恰恰集中分布在河沟两岸,洪灾损失逐年增加,河道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山区河道管理面临的问题
1.公众对河道依法管理的意识仍然淡薄,管理效果差。对河道实施有效管理,是法律赋予水利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河道执法范围广,涉及面宽,对象特殊,不听管、不服管的现象比较普遍,河道执法矛盾多,人员少、手段弱、效果差。
2.河道滥采乱挖,导致事故时有发生。国家法律、法规对河道采砂都有明确规定。但在现实中,凡在河道内采砂者,能够按照法律法规主动请求河道主管机关批准的却很少,而是想挖就挖,想采就采,河道主管机关想管管不住,一旦出了问题,责任又难以追究。究其原因:(1)砂石资源供求矛盾突出。近年来,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开发、新型节能砖的生产对河道砂石的需求量逐年增长,而现有河道的砂石资源缺乏,为争夺有限的资源,有条件的采,无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黄芪商品规格等级标准.doc VIP
- 光伏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内审稿).docx
- 基于毫米波的工业5G创新应用白皮书(2024)v2.1.pdf VIP
- 工程有限公司叉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docx VIP
- 配送人员组织架构及分工职责描述.docx VIP
- T∕CACM 1021.6-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甘草.docx VIP
- DBJ61_T 186-2021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pdf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毫米、分米和千米》PPT课件.pptx
-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微信做题》模拟练习卷.doc VIP
- 呼吸系统感染的防控和护理要点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