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省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环境保护问题探析
甘肃省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环境保护问题探析
摘要: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由此导致城乡环境差距较大,尤其是农村环境不断恶化。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逐步打破,城乡环境保护的“二元化”也应破除。在加强城市环保的同时,应积极改善农村环境,统筹城乡环境保护。
关键词:城乡环境;环境保护;城乡差距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状况持续恶化。2008年3月,我国设立环境保护部,赋予环保部门更大的职能范围和权力,表明我国政府和人民切实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目前,城市环境有所改善,农村环境却在恶化,甘肃更是如此。
一、甘肃省城乡环境及其保护的特点和联系
甘肃基本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是我国遭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根据联合国制定的标准,干旱区适宜生存的人口密度是7人/平方公里,半干旱区为20人/平方公里。而2007年末,甘肃的平均人口密度约为96人/平方公里。因此,其生态环境面临人口压力重、承载能力弱等问题,形势十分严峻。
(一)城市发展与环境
自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2007年,甘肃省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为31.59%,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为71.66%。根据2007年甘肃省环境状况公报,甘肃15个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但全年各监测月水质达标的城市比上年减少3个;嘉峪关、平凉、酒泉、定西和合作5市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余城市达到三级标准,其中7个城市较上年有所好转;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范围在47.4-58.5分贝之间,武都和兰州属轻度污染,合作和酒泉声环境质量好,其余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好;辐射环境质量基本维持在天然本底值水平。可见,甘肃近年来积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二)农村建设与环境
自20世纪70年代,甘肃农村人口快速增长,农业综合开发规模日益扩大,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也不断增强。但由于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工业发展水平较低、环境容量较为富余,农村环境长期以来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1、农业自身污染。甘肃的土地承载着过重的养育负担,农业的增长主要依赖化肥、农药和地膜的投入。根据《甘肃年鉴2008》,2007年甘肃平均每公顷耕地施用化肥约794公斤,大大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公斤的安全上限;使用了约3.53万吨农药,比上年增加63%;还使用了约8.46万吨地膜,比上年增加7%。化肥在使用中约有70%流失,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地下水和空气的污染。农药因有剧毒、高残留,会不同程度的污染大气、水体、耕地和农产品。地膜在土壤中难以降解,会降低土壤的渗透性、削弱耕地的抗旱能力,给农业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隐患。
2、农村居民生活污染。甘肃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因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生活污水和垃圾都直接排放,由此造成了生活环境的污染。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的生活设备和生活方式大量融入农村。而配套的基础设施跟不上、管理不完善,产生了污水和垃圾堆积污染河塘与耕地等新型污染。
3、乡镇企业污染和其他污染。20世纪90年代以来,甘肃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兴起。但乡镇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小、资金实力弱、技术水平低,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不重视环境规划和治理。规模化养殖的发展,也带来了禽畜粪便的污染。据统计,甘肃禽畜粪便年产量约4400万吨且还田比例低,成为农村的有机污染源之一,污染空气和水体,危害农田,也传播病菌、威胁人体健康。
4、城市转移的污染。近年来,甘肃也出现了城市污染通过污染物质和污染产业向郊区和农村地区的转移。兰州及沿黄河的城市把含有大量毒性物质和少量重金属元素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成为农村内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某些城郊接合地区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渣的堆放地,造成城市污染物质的扩散。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成本内在化,某些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企业向城市郊区或乡镇迁移,加剧了农村环境恶化。
(三)城乡环境及其保护的联系
城市是人类集中利用资源、创造文明的载体,同时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农村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同时也是城市环境的支持者。农村环境除了受农业本身、农村生活和乡镇企业的影响,还受到城市及工业的影响。城市排放的废气造成了酸雨侵蚀耕地、农作物等;城市排放的废水引发了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城镇转移固体废弃物污染了农村的土壤和地下水;城市不合理利用淡水、林木等,破坏了农村资源和生态物种。而农村产生的污染在影响农村人口的生活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现代袖珍蔬菜无土栽培装置设计与应用.doc
- 现代西方社会公正观比较解读.doc
- 现代营销理论模式与我国企业实践研究.doc
- 现代设计中人性化概念分析.doc
- 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技术在煤矿中应用.doc
- 现代设计中栅格系统.doc
- 现代设计发展中特殊模式.doc
- 现代设计元素在皮草时装设计中运用与创新探析.doc
- 现代设计在品牌营销中作用研究.doc
- 现代设计空间与民族风格传扬.doc
- 年产30万吨铝高性能铝板带箔及配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立项.doc
- 2025年社区团购市场用户留存与社区团购服务升级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汽车行业供应链风险管理与韧性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与提升报告.docx
- AI背景下英语教学中可视化工具的发展趋势与挑战.docx
- 200MW光伏项目招商引资报告.docx
- 2025年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申请项目区域合作与交流报告.docx
- 华师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27章 圆 27.2.3 第1课时 切线的判定与性质.ppt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塑造与产业集聚路径报告.docx
- 基因治疗药物临床研发临床试验设计创新与市场前景分析:2025年行业洞察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