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类.蕈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蕈类.蕈类

食藥用菇類栽培與應用 非褶菌類的識別 (同擔子菌) 大仁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何婉清教授 (二)無褶菌類 無褶菌類是同擔子菌綱中另外一大類,其外型歧異度非常高。菌體多為腐生,生長在腐木、枯枝落葉或地上。菌體為裸果型,子實層裸露在外,多具菌蓋,有柄或無柄。菌蓋碟狀、盤狀、棒狀或為輻射分枝及扁平分枝的珊瑚狀。子實層表面平滑或耙齒狀、褶狀、孔狀。菌肉木質、軟木質、革質或膜質,鮮為肉質。 2-1 無褶菌類-子實層孔狀,孢子壁兩層 (1)靈芝科(Ganodermataceae) 子實體具菌蓋,有柄或無柄。菌蓋光滑或披絨毛,黃色、褐色、紫紅色至黑色,有或無假漆光澤,有或無皮殼。菌孔表面乳白色、淡黃色、草黃色、褐色至暗褐色。擔孢子具有雙層壁,外壁無色,光滑,內壁有色,往往有紋飾。木生,全世界有5屬200多種,台灣有3屬10多種,以靈芝屬最多。 南方靈芝(Ganoderma australe (Fr.) Pat.) 又稱為猴板凳,主要分布在亞澳熱帶、亞熱帶地區,腐生在死亡樹木或寄生在受傷的活樹,引起木材白腐及林木根腐病,可當健康食品,但不普遍。子實體多年生、木質、無柄。菌蓋平展,半圓型至馬蹄型,最大直徑達45公分,厚達5公分、灰色至黃褐色,表面有顯著的同心環帶。菌孔圓形至近圓形,孔口淡黃色。孢子印黃褐色,菌絲為三次元菌絲,生殖菌絲有扣子體。子實體周圍常可見黃褐色孢子粉是現場鑑定的依據。 靈芝(Ganoderma lucidum (Leys. Ex. Fr.) Karst.) 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靈芝屬真菌。腐生在死亡樹木或寄生在健康的活樹,引起木材白腐,也可以引起林木根腐病造成樹木死亡,寄主範圍廣,但以中低海拔的闊葉樹為主。子實體一年生,具中生、側生或偏生的菌柄。木栓質至革質,菌體表面具假漆狀光澤,磚紅色至肝褐色。菌蓋腎形至近圓形,最大直徑達15公分,厚0.2至2公分,表面光滑,稍具同心環紋或放射狀縱紋,菌柄長達15公分,直徑1至3公分,有節瘤狀。孢子印黃褐色,菌絲三次元,生殖菌絲有扣子體。 2-2 無褶菌類-子實層孔狀或近孔狀,孢子壁單層 本分類群共有四科,其特徵分述如下: 1. 牛排菌科(Fistulinaceae) 子實體具菌蓋,菌蓋匙形、腎形或圓形,有或無柄,菌柄大多側生且粗厚。菌肉肉質至纖維質。子實層為假孔狀,具有許多圓柱狀密集又分開的菌管。木生性。 2. 明目耳科(Hyaloriaceae) 子實體具菌蓋或平伏。菌孔大,角形至圓形。孢子柄有四個縱向隔膜。木生形。 3. 刺革菌科(Hymenochaetaceae) 子實體具柄或平伏,金黃褐色至深褐色,偶為黑色。生殖菌絲無扣子體。多為木生性,少數為土棲性,僅集毛菌屬(Coltricia spp.)種類為共生菌。 4. 多孔菌科(Polyporaceae) 子實體一年生至多年生,外型多樣性。子實層多為孔狀,但也有褶狀,迷宮狀至齒狀。多數為木生性,少數為土生性。 1. 牛排菌科(Fistulinaceae) 牛排菌(Fistulina hepatica (Schaeff.) Fr.) 分布在中低海拔闊葉林,生長在殼斗科植物的莖基部,引起木材的褐腐朽。常出現在春秋多濕季節,子實體一年生,紅褐色的菌蓋及肉質是現場鑑定的依據,可烤食,味美如牛排,故稱牛排菌。菌孔表面銹色,菌柄與菌蓋同色。為一次元菌絲,生殖菌絲具扣子體。 2. 明目耳科(Hyaloriaceae) 有枝榆孔菌(Elmerina cladophora (Berk.) Bres. 分布在東南亞及澳洲的低海拔森林。生長在闊葉樹腐朽樹幹並引起木材白腐。子實體一年生,革質至木質,菌蓋平展扇形,直徑2至5公分,厚1.5公分,表面羊毛黃色,具粗梗毛狀突起。菌孔角形至不規則形,每個孔口約1-3毫米。孢子印白色,菌絲為二元菌絲,生殖菌絲有扣子體。 3. 刺革菌科(Hymenochaetaceae) 長久集毛菌(Coltricia perennis (L.: Fr.) Murr.) 分布在北半球的針葉林,常生長在松樹林的地上。在台灣主要分布在中高海拔的針葉林,可能是二葉松的共生菌根菌。子實體一年生,革質,菌柄中生,表面披絨毛。菌蓋圓形,扁平至漏斗型,直徑5公分,厚達0.5公分,黃褐色、銹色至灰褐色,表面有不同顏色的同心環紋。菌孔表面與菌蓋同色,菌孔近圓形至角形。菌絲為一次元,生殖菌絲無扣子體。 有害木生層孔菌(Phellinus noxius (Corner) G. H. Cunningham) 生長於針闊葉樹之莖基部及根部,引起樹木褐根病,是台灣低海拔重要之樹木病原菌,會引起木材的白腐。子實體一年生,單生,平伏至反捲,偶見菌蓋。菌蓋無毛,具不規則環紋,有節瘤,褐色至黑色。菌孔表面灰褐色至淡褐色;菌孔次圓形至角形。孢子印白色,菌絲二次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