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琥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中心.pptVIP

青蒿琥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中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蒿琥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程中心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三十一讲 授课老师:周惠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第五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合理应用 感染科 周惠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内容提要 寄生虫病是世界上分布广、种类多、危害严重的一类疾病。 寄生虫分原虫与蠕虫两大类。 感染途径 经口感染,如食入被感染性蛔虫卵或阿米巴包囊污染的水或食物后,可感染蛔虫病或阿米巴病; 通过吸血的媒介昆虫传播,如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 经皮肤感染,如钩虫的丝状蚴可直接钻入寄主皮肤而使之感染; 经胎盘感染,如先天性疟疾、先天性弓形虫病等; 经呼吸道感染,如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系经鼻腔粘膜感染; 其他方式,如输血可感染疟原虫等。 以下就我国常见寄生虫病的抗寄生虫治疗作一简单介绍。 一、原虫感染 常见的原虫感染包括阿米巴病、疟疾、黑热病、弓形虫病、孢子虫病以及贾滴虫病等。 (一)阿米巴病 阿米巴病(amebiasis)是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的疾病,分为阿米巴肠病(intestinal amebiasis)和肠外阿米巴病(extraintestinal amebiasis)。 溶组织内阿米巴侵入肠道,造成结肠溃疡与炎性损伤,引起从慢性轻度腹泻到暴发性痢疾等各种类型的阿米巴肠病。 病原体由肠道经血流侵入肝脏(亦可经局部直接蔓延)、肺及脑等肠外组织,则产生相应脏器的阿米巴病,最常见者为阿米巴肝脓肿。 典型的阿米巴肠病起病较慢,中毒症状较轻,并有反复发作倾向,有果酱样大便时诊断不难。 但确诊有赖于粪便或组织中找到病原体。 药物治疗 大多数抗阿米巴药物不能对所有部位的病原均有杀灭作用。 组织内杀阿米巴药: 对侵入组织的阿米巴有杀灭作用,如依米丁、去氢依米丁、氯喹、四环素等; 肠内抗阿米巴药: 对肠腔内阿米巴有作用,如双碘喹啉、泛喹酮(安痢平)、巴龙霉素、二氯尼特等。 以甲硝唑为代表的硝基咪唑类药物对肠内、外病变均有作用。 联合用药 对所有致病株感染者,即便无症状,均应治疗。为取得最佳疗效,可联合用药。 轻型阿米巴肠病和慢性阿米巴肠病时甲硝唑、二氯尼特、双碘喹啉、巴龙霉素、泛喹酮、四环素等均可选用,寻找和去除转成慢性的原因。 急性阿米巴肠病原则上采用组织内杀阿米巴药物,同时加用腔内杀虫剂,疗程结束后随访粪便检查,每月1次,连续3次,以确定是否清除病原,必要时应予复治。 严重的阿米巴痢疾患者和暴发性阿米巴肠病可静脉内应用甲硝唑,也可选用依米丁或去氢依米丁,合并抗生素治疗。 (二)疟疾 疟原虫为单细胞病原体,有4种:间日疟原虫、卵圆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能感染人进入红细胞而致发病。 传播途径 疟疾的传播为受染雌性按蚊叮咬,输入含疟原虫血,或用注射过疟疾病人的针注射所致。 临床表现 间日疟和卵圆疟,发作开始为突然寒战发抖,随即反复发热,出汗。为期一周形成间歇性发作的典型模式。 当有周期性寒冷和发热发作者而又无明显的原因,医生应怀疑疟疾。 若此人病前一年内到过疟疾流行区和脾肿大,则更应怀疑。 诊断与治疗 检查出血中疟原虫则确定诊断。血中疟原虫数量随时有变化,故诊断需一份以上血标本。 实验室应报告所检标本中疟原虫种类,以便依其作出治疗,并发症处理和预后。 主要的抗疟疾药物 包括氯喹 、奎宁、青蒿素 、青蒿琥酯 、伯氨喹 、哌萘啶等。   氯喹 对血内各种疟原虫无性体具较强的杀灭作用,干扰原虫的核酸代谢,能有效地控制疟疾的症状,是控制临床发作的最常用和最有效的药物。 常用的制剂为双磷酸氯喹(含基质60%),首剂1g,第2、3日各0.75g。 氯喹的不良反应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痛等。少数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停药后可自行好转。 奎宁 其抗疟机制与氯喹相似。奎宁疗效不及氯喹,其吸收排泄快,维持时间短,目前主要用于耐氯喹的疟原虫感染。 常用者为其硫酸盐(每片0.3g)或双硫酸盐(每片0.12g)。后者的剂量为第一日0.48g,一日3次;第二日0.36g,一日3次,连用7日。亦有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