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非子的管理哲学
数据韩非子
本文摘自 HYPERLINK /linbindavid /linbindavid
韩非子的思想总结如下∶
1、? 最高目标∶成就帝王之业。
2、? 价值取向∶绝对的功利主义——兴农强兵,其它废话免谈。
3、? 管理风格∶在执法上颇有兵家的风格,强调法令如山,政不厌诈(当时可是战争环境,法家著名人物如商鞅、吴起等均兼为兵、法家)
4、? 管理基础∶法术势,君王以法律为依托,以权势为强权力量,根据岗位职责,通过必要的权术管理大臣与国家。
5、? 管理手段∶因人性好利避害,故因情而治,利用奖惩及毁誉引导臣民的行为,获得群众支持。
6、? 哲学思想∶以老子的道思想为依托
1)??? 承认道(规律)的存在,强调但强调顺应规律,利用规律。
2)??? 认同变化,强调执政管理应该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因地制宜。
3)??? 通过法律制度使群臣各显其能,实现君主的无为而治。
4)??? 另一很有特色的结论是∶君主应当注意适当节欲。
?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记忆韩非子的思想,特对其政治管理理论作如下数据总结∶
二柄∶君主管理与控制臣下的两种权柄
1、? 杀戮之谓刑∶惩罚
2、? 庆赏之谓德∶奖励
?
三守∶三条术治原则
1、? 听闻之道∶不透露所听所闻
2、? 爱憎之道∶独自决断对人的奖惩,不被大臣爱憎左右。
3、? 治理政事之道∶亲理朝政
?
三劫∶臣下对君主的劫弑——明劫、事劫、刑劫
古文翻译1、? 群臣持禄养交,行私道而不效公忠。此谓明劫。
2、? 鬻宠擅权,矫外以胜内,险言祸福得失之形,以阿主之好恶,人主听之,卑身轻国以资之,事败与主分其祸,而功成则臣独专之。诸用事之人,壹心同辞以语其美,则主言恶者必不信矣。此谓事劫。
3、? 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1、? 群臣拿着俸禄去搞私交,行为于私道而不效劳于公家,这就称之为明目张胆地劫弑。
2、? 卖弄君主对自己的宠爱而擅自专权,假托外国诸侯的势力来威胁国内,危言耸听渲染祸福得失的情形,来迎合君主的爱憎。君主听之任之,降低身份轻视国家利益来帮助他,事情失败了他就与君主一起承担灾祸,而大功告成那么他就独自霸占成果。和他一起办理政事的人,与其一心异口同声都说他好,那么君主说不好也必然没有人相信了。这就称之为通过政事来劫弑。
3、? 至于掌管监狱、拘留所、刑罚,臣子独揽了这些权力,这就称之为利用刑罚来劫弑。
??
三治道:用来作为治国道路的东西
1、? 利∶利益
2、? 威∶威势
3、? 名∶名誉
?
?
五蠹∶五种国家蛀虫
1、学者(指儒家);
2、言谈者(指纵横家);
3、带剑者(指游侠);
4、患御者(指依附贵族并且逃避兵役的人);
5、商工之民。
韩非子认为这些人会扰乱法制,是无益于耕战的“邦之虫”,
?
六微∶六种隐微的情况七术∶七种当权者用于明察细微之情(对付六微的手段)1、? 权借在下∶权势转借到下级,
2、? 利异外借∶利益不同而下级借助外国势力,
3、? 托于似类∶下级伪托相似类似的事情进行欺骗,
4、? 利害有反∶上下存在利害关系而且极端相反,
5、? 参疑内争∶参差不齐互相怀疑且在内部相争,
6、? 敌国废置∶敌对国家参与本国官员的废置。1、? 众端参观∶从多方面来参照观察,
2、? 必罚明威∶对犯罪一定要惩罚以显明威势
3、? 信赏尽能∶诚信奖赏以使受赏人能尽其所能,
4、? 一听责下∶一一听取禀告并用禀告来督责下级,
5、? 疑诏诡使∶利用使臣下猜疑的命令来促使臣下谨慎从事,
6、? 挟知而问∶拿自己已经知道的情况去询问臣下是否虚伪,
7、? 倒言反事∶说些与本意相反的话做些与实情相反的事
??
?
?
六反∶奸诈虚伪而无益于国家却被社会赞誉的六种人
古文翻译1、? 畏死难,降北之民也,而世尊之曰贵生之士;学道立方,离法之? 民也,而世尊之曰文学之士;
2、? 游居厚养,牟食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有? 能之士;
3、? 语曲牟知,伪诈之民也,而世尊之曰辩智之士;行剑攻杀,? 暴憿之民也,而世尊之曰磏勇之士;
4、? 活涌匿奸,当死之民也,而世尊? 之曰任誉之士;此六民者,世之所誉也。赴险殉诚,死节之民,而世? 少之曰失计之民也;寡闻从令,全法之民也,而世少之曰朴陋之民也? ;
5、? 力作而食,生利之民也,而世少之曰寡能之民也;嘉厚纯粹,整谷? 之民也,而世少之曰愚戆之民也;
6、? 重命畏事,尊上之民也,而世少之? 曰怯慑之民也;挫贼遏奸,明上之民也,而世少之曰谄谗之民也;1、? 害怕死亡,逃避危难,本是投降败逃的人,世俗却称誉他们是珍惜生命的雅士。
2、? 学做神仙,设立方术,本是违反法治的人,世俗却称誉他们是大有学问的文士。
3、? 游手好闲,给养丰厚,本是社会的寄生虫,世俗却称誉他们是有能耐的人。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