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邮市志界首篇
《高邮市志·界首镇》
(1986-2005)
界首镇,位于高邮市北端,距城区25千米,东与周山镇、周巷镇接壤,南与马棚镇毗邻,西与金湖县隔湖相望,北与宝应县夏集镇交界,淮江237省道、京沪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并设有京沪高速和运河港口。
界首镇历史悠久,是个1500年以上历史的古老集镇。北宋时为永兴庄,南宋时,因永兴庄是高邮与宝应的交界之首,故更名为界首,元代置界首驿,清乾隆年间,改界首驿为巡检司,直至清末。民国初年废界首巡检司署,设北安市,后又改为界首镇。刚解放时,界首镇为周山区,1962年,界首镇从周山公社划出,恢复县属镇至今。2005年,原高邮市造纸原料基地芦苇场划归界首镇管辖。
1986年,全镇辖27个村、2个居委会,266个村民小组。2005年,全镇辖13个村、1个社区,有10921户,总人口3.34万人。在总人口中,男1.66万人,女1.68万人,非农业人口3431人。人口密度为389人/平方千米。
界首镇东西宽约5.25千米,南北长约10千米,总面积85.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176.3公顷,芦苇面积1333公顷,空白水面2000多公顷。全境地面真高呈西北高,东南低,平均高度比高宝湖常年水位低2-3米。因紧傍京杭大运河,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农田基本靠自流灌溉。土壤类型复杂,主要由黄杂土、乌杂土、黄沙土、果园黄乌土、菜园黄沙土、草渣土组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镇人民团结奋斗,克服各种困难,战胜自然灾害,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不断探索工业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保证工业优先发展的地位,积极招商引资,推进工业园区的建设,以淮江公路拓宽工程的契机,加速了界首老镇区的改造,完善了界首集镇的规划和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93年计划生育工作获得江苏省表彰,95年、98年获得全国表彰,多次获得扬州市和高邮市政府的表彰。98年建成扬州市村民自治模范乡镇。教育工作在布局调整、环境改造、教学质量上成效显著。95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全部达标,群众的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58万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952万元、9456万元、9650万元,预算内财政收入735万元。
界首镇主要年份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表
年份 户数 人口 人口
自然
增长率
‰ 劳动力 耕地
面积
公顷 粮食
产量
(吨) 水产品
(吨) 农业
产值
万元 工业
总产值
万元 建筑业
产值 人均
住房
面积
(M2) 农民
人均
收入
(元) 1986 9342 35642 3.7 13467 2799 27570 86 1564 1553 160 20 534.85 1990 10207 36151 7.4 13691 2792 27030 91 3402 4098 347 21 734 1995 10106 35343 3.0 13428 2637 26046 156 6920 8525 482 23.5 1839 1999 10244 34350 -1.4 15100 2635 29331 508 10761 14017 7293 25 3023 2005 10921 33303 0.84 15352 2462 33856 2560 15146 41600 12380 30 4801 农业:
1986年,农作物生产实行传统的麦稻两熟制,并伴栽湖桑、油菜、棉花、大豆、薄荷等经济作物。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旨,全镇加快实施了“品种、技术、知识”三大更新工程,大力推广了杨麦11号和16号、淮稻9号、秦优7号、油研9号等优良品种。良种覆盖率达100%。积极探索农业服务体制、农业服务机制和土地经营制度“三大创新”工程。依托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成立的镇水稻生产服务合作社,为农民群众提供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管理、统一机插、统一植保的一体化服务。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增量项目,复垦147座小土窑、新增耕地1000多亩。1986年,镇农业生产总值为1564万元(不变价),其中种植业为1279万元,林、牧、副、渔业285万元。2005年镇农业总产值达15146万元(当年价)。
1986年,全镇有手扶拖拉机392台,柴油机155台,电动机27台,机引农具650台,农机总动力0.7374万马力,主要从事农田翻耕、脱粒,部分从事短途运输。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机产权制度改革,农机用途和农机使用效率有所提高,部分农民个人购置了农机。至2005年,全镇拥有小型拖拉机403台,大型拖拉机85台,收割机43台,插秧机143台,植保机械450台,水产养殖机械20台,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8%。
我镇素有养畜、养禽的传统。龙翔村建有千头养猪场,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CB6.0操作手册.pdf VIP
- 省级优秀课件小学红色文化主题班会《红色交通证》.pptx VIP
- 《车间质量培训》课件.ppt VIP
- 第八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ren体彩绘教学幻灯片.ppt VIP
- AP微积分AB 2014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alculus AB 2014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delem DA61操作手册(中文).pdf VIP
- 新疆叶城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 VIP
- 学堂在线 临床中成药应用 综合考试答案.docx VIP
- 离心泵与.ppt VIP
- 《离心泵.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