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南丘陵地区铁路建设中常见地质灾害种类与防治
辽南丘陵地区铁路建设中常见地质灾害种类与防治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辽东半岛,线路总体走向呈西南~东北向,西起大连市的甘井子区,途经大连市金州区与保税区,东至普兰店市的登沙河镇西侧。正线全长47.105km。
1.1自然地理
线路所经地区属暖温带,区内降雨较多,气候湿润,冬冷夏热、少严寒、无酷暑,冬春两季多风,蒸发量大。沿线河流较多,线路经过主要河流有青云河、登沙河等,均单独入黄海,受季节性控制,平时河水流量不大,雨季流量较大,受季节影响明显。按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大连市属于温暖地区。
1.2地质环境条件
线路位于辽宁南部地区,穿越辽东半岛,沿线地貌单元可分为剥蚀残丘、丘前缓坡及丘间坡残积平原、中低山及剥蚀丘陵区、低山丘陵、丘陵缓坡及冲洪积平原地貌。地形北高南低,微向海岸倾斜。
1.2.1地层
项目区范围内地层主要有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古生界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下统亮甲山组和冶里组、古生界寒武系上统、中统、下统、元古界震旦系上统兴民村组、北山组、中统、马家屯组、十三里台组、营城子组、甘井子组、南关岭组、长岭子组、桥头组、太古界鞍山群、董家沟组、城子坦组。项目区范围内岩浆岩主要岩性为花岗斑岩、花岗岩、辉绿岩等。
1.2.2水文
沿线地下水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以及河流的侧向补给,埋藏条件随地貌单元不同而变化。
第四系孔隙水以潜水为主,局部具承压性,分布于沿线冲洪积平原及丘间洼地,埋藏深度随地貌单元不同而变化。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丘陵地带。埋藏深度一般大于10m,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动态变幅明显,年水位变化幅度为2~5m。岩溶水:主要分布于石灰岩发育地带,含水层为石灰岩的溶蚀裂隙、溶孔及溶洞,地下水的水量、分布及径流条件随岩溶发育程度而变化,赋水性极不均匀,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为6~15m左右。
2 地质灾害种类及诱因
经过对沿线地质环境条件和现场调查,以及通过对收集到的已有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知,工程建设中局部路段存在的灾害种类有崩(滑)塌、不均匀沉降、岩溶塌陷、砂土液化、隧道坍塌涌水及膨胀土地质灾害。详细叙述如下:
2.1崩(滑)塌
在线路经过区域内,当在丘陵段落内进行铁路工程建设时,局部需要进行开挖切坡,对山体斜坡产生扰动,致使边坡稳定性变差,可能导致危岩体崩落而加剧崩塌的产生。有时边坡开挖过高过陡,岩体悬空,也会导致崩塌的发生。同时,强烈的震动,包括大爆破、列车的反复震动等,也可触发崩塌落石的产生。路基挖方段落由于开挖,破坏了斜坡的自然稳定状态,在顺层及构造破坏严重的地段有引发崩(滑)塌的可能性。
局部路段因工程施工开挖坡脚,切割了外倾的或缓倾的软弱地层,破坏了上部岩体(土体)的稳定性,常常发生边坡变形或失稳,进而引发崩(滑)塌。
2.2不均匀沉降
因线路跨越河流,在河流两侧可能存在软土层,而不均匀沉降主要发生在软土段。根据现行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规定,具有天然含水率大、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及强度低等特点的黍占性土、粉土应按软土开展工作。
铁路工程建设中,由于需要在地面修筑路堤、架设桥梁、修建站房及铺设轨道,包括运营后列车的动荷载,均对地基土施加了附加荷载,虽然地基土的强度一般能满足上部荷载的要求,但地基土内部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为了达到新的平衡,地基要发生固结沉降,包括一定程度的侧向变形。同时,由于上部荷载不同及地基土层的差异,不同地段的变形程度有所不同而导致差异变形,这种差异变形会最终导致不均匀沉降地质灾害的发生。
2.3岩溶塌陷
岩溶塌陷是人为因素和地质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其形成条件主要有以下四点:
2.3.1岩溶发育程度:可溶岩的岩溶裂隙和岩溶洞穴的发育状况,直接决定了地下水对潜蚀塌落物的搬运量和运移距离。连通性好的大裂隙、洞穴不仅可容纳更多的潜蚀塌落物质,而且可将这些物质随地下水迁移他处,为上覆松散层空洞的发展和塌陷形成提供条件。
2.3.2松散层厚度:岩溶塌陷首先是从松散层内部形成空洞开始,当其厚度较大时,空洞发展到地表引起塌陷所需时间长,且易达到自然平衡,岩溶塌陷不易发生。反之,当松散层较薄时,岩溶塌陷较易发生。
2.3.3地下水动力条件:当松散层内孔隙水在强烈补给岩溶水的过程中及地下水位在松散岩层底部岩土界面的波动过程中,对松散盖层产生潜蚀作用,岩溶塌陷越容易发生。
2.3.4上部荷载:当建筑物直接坐落于岩溶空洞之上时,首先对空洞顶板施加静荷载。铁路运营期间,当列车经过时,还要施加活载和震动作用。当岩溶空洞原平衡条件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图集.docx VIP
- 别克英朗GT说明书.docx VIP
- 洪水计算(推理公式法).xls VIP
- 初中音乐 西南师大课标版 七年级上册 走进歌乐山 《走进歌乐山》 课件.ppt VIP
- (高清版)DBJ∕T 13-278-2025 《福建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pdf VIP
- 带式输送机头尾部基础荷载计算书.xls VIP
- 建筑《工程质量》首件验收制度.docx VIP
- (高清版)DB21∕T 4071-2024 沥青路面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中国冰沙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9版.docx
- Word操作培训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