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形象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形象分析

?? 在《红楼梦》塑造的众多个性分明、形象丰满的人物中,薛宝钗无疑是其中最难定性的一个。你无法像对其他小说人物那样,简单地把她划进“好人”或“坏人”的圈子里。她既是“无情”的,也是“动人”的,这使得自《红楼梦》诞生以来,“尊林抑薛”派和“尊薛抑林”派常常“一言不合,几挥老拳”。其实这两派争执的焦点并不在“尊林”还是“抑林”,而主要是“尊薛”还是“抑薛”。 ????林黛玉的超然不俗和宝黛凄美爱情的悲剧结局,使黛玉倍受尊重和同情。尽管她的过份孤傲和尖刻的语言,成为“尊林抑薛”派攻击的对象,但这种攻击往往因为两个原因而受到局限:一是黛玉可供批评的特性并不是本质性的和 原则性的;二是他们批评黛玉的缘由,主要只是基于她是宝钗的对立面,是为“尊薛”而“抑林”。因此,他们充其量只是表现出对黛玉的不喜欢,而不是憎恶。 ????但对宝钗就不同了,喜欢她和不喜欢她的人,在表达他们倾向的言语上,都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一方面,有人认为她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而且稳重温柔,识大体顾大局,是完美无瑕的大家闺秀;另一方面,却有人认为她是全书中除她母亲,即薛姨妈以外最面善心奸的人,尤其以她十来岁的年纪,本该是个水做的洁净女子,但其城府之深令人不寒而栗,同时,这位标榜朴素的女子,胸前总是挂着一把显然深有含意的金锁,更被毫不留情地讥为“无异于插标自卖”。 ????  宝钗的“动人” ????薛宝钗是曹雪芹世俗理想的具体化,正如林黛玉体现的是他的精神理想一样。用一种通俗的方式来解释这两种理想的话,可以说:黛玉是作者理想中的红颜知己,宝钗则是他理想中的世俗妻子。这不仅暗示了宝玉爱黛玉而娶宝钗的必然性,同时,《红楼梦》中备受注目的“参禅”过程也主要是通过这两种理想的幻灭来完成的。 ????在新时代的“红学”论坛上,“尊林抑薛”派无疑已东风压倒了西风,宝钗被归类于“奸人”,并由于人们对宝黛爱情悲剧的深刻同情而加深了对宝钗的不满乃至愤恨。事实上,当感情因素被剔除后我们无法否认,宝钗是“宝二奶奶”的唯一合适人选。这不仅是由于家道剧变的贾家,当时更需要一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能主持大局的宝姐姐而不是只会哭哭啼啼的林妹妹,更重要的是,即使贾家仍然繁华如昔,“宝二奶奶”也需肩负新一代管家重任,在这一方面的才能,钗黛二人孰优孰劣,恐不需赘言了吧! ????宝钗是绝对有理由成为许多人倾慕的对象的:她的美貌比黛玉有过之而无不及;她的才华比起黛玉的仅仅表现在诗词上的“仙才”来说,宝钗可谓“全才”,她博学杂收无所不能;在人情练达方面,宝钗更是有惊人的表现——古语云:“事上谄者,临下必骄”,而宝钗竟可以两全,以至贾府上下,除了宝玉、紫娟等少数只重感情不讲实际的人以外,竟没有希望黛玉胜出的。连深爱黛玉的作者也忍不住赠了黛玉一句:“莫怨东风当自嗟”——是啊,黛玉的失败不是宝钗的错。 ????显然,对宝钗的扬或抑,主要的是立场的问题而已。宝钗无疑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她是那个社会一切既有公式的忠实护卫者,她身上是完全没有革命的因素的。但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和谐地融于那个时代的现实中,在热爱那种制度和传统礼教的人眼中成为完美无瑕的典范;也正因为如此,在激烈批判旧意识形态的人们眼中,她成为一个被贬抑得体无完肤的“奸人”。 ????宝钗身上这种矛盾,实际上反映了作者理想的双重性:一方面,他反叛着自己出身的阶级,另一方面,他对这个阶级并非从没有半分的留恋,他在进与退之间感受着宝玉在宝钗的美貌温柔和黛玉的翩然不俗之间目眩良久的困惑。当他终于离开宝钗精心编织的温柔乡时,作者的理想才得到最终的升华。因此,宝钗的形象对作品思想意义的深化,起着比黛玉更为重要的作用。换句话来说,宝钗“动人”的一面越突出,宝玉最后取黛舍钗的思想意义就越大。 ????  宝钗的“无情” ????黛玉是书中最感性的角色,相反,宝钗则是其中最理性的人物,这是这位冷美人之所以显得无情的原因。 ????宝钗的理性,是带有浓烈的功利主义色彩的。在宝钗的心目中,没有喜欢和不喜欢之分,只有应该和不应该之别。对宝玉,宝钗并非没有妙龄少女对俊美的青年公子的爱慕,但促使她竞争“宝二奶奶”宝座的原因只是家族连姻的需要和她本人对夫贵妻荣的追求。这与黛玉对志同道合和情趣相投的追求是截然不同的。 ????宝钗的冷静与理智,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仿佛她根本没有人的感情。大奸大恶的“悍妇”王夫人,尚且对逼死金钏感到不安;无恶不作的“薛呆子”尚且对好友的“冷遁”感到伤心。宝钗在这两件事上的反应只是如何安慰王夫人和如何安顿跟随哥哥的家人。 ????任何事情在她心中都激不起感情的波澜。世事洞明的她,早已看出宝黛之间的爱情,却仍能平静如初。她的确常常巧妙地排挤黛玉,但更多的是出于利益的考虑。以至当宝钗已身为宝玉的合法妻子,而宝玉却以众所周知的方式怀念着黛玉时,宝钗所想到的也只是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