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执掌全局的控制力,调和百味的交融感——郑明勋“掌勺”德奥交响盛宴.docVIP

执掌全局的控制力,调和百味的交融感——郑明勋“掌勺”德奥交响盛宴.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执掌全局的控制力,调和百味的交融感——郑明勋“掌勺”德奥交响盛宴

执掌全局的控制力,调和百味的交融感——郑明勋“掌勺”德奥交响盛宴-音乐论文 执掌全局的控制力,调和百味的交融感——郑明勋“掌勺”德奥交响盛宴 文字_武宁 郑明勋,这位国际乐坛声誉日隆的亚裔指挥家,以凌厉与细腻的双重指挥风格,受到世界众多乐迷的喜爱与追捧。从小爱好烹饪的他,视指挥如同掌勺,都要精选原料、精心调配,以达理想的境界。 2015年11月9日,郑明勋以乐团首席客座指挥的身份,率领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演释了贝多芬《第二交响曲》与马勒《第四交响曲》,为乐迷带来璀璨的德意志之声,这也是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中交响篇章的最重锤。 身为这场交响盛宴的掌勺者,郑明勋与小泽征尔、祖宾·梅塔并称为“亚洲三大指挥家”。他曾先后担任巴黎巴士底国家歌剧院、罗马圣切契利亚管弦乐团、法国广播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与包括维也纳爱乐、柏林爱乐、芝加哥交响乐团等诸多世界一流乐团合作过。郑明勋最傲人的成就之一,便是用七年时间将首尔爱乐乐团从“卖不出几张票,送票都坐不满”的困境中解救出来,使之一跃成为世界名团和韩国的“文化名片”。作为德国DG唱片公司的签约艺术家,郑明勋也灌录过多张优秀唱片,并获得由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与文化最高勋章”。 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脱胎自十六世纪的宫廷乐队,以四个半世纪的光辉岁月傲然于世,有“交响乐活化石”之称。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作曲家都曾在这个乐团担任指挥并首演自己的作品,“乐圣”贝多芬曾视其为“欧洲最出色的乐团”,瓦格纳对其“安菲翁魔琴”般的神奇音色啧啧称赞,理查·施特劳斯则欣喜于乐团那“令人憧憬赞叹的光晕”。作为欧洲音乐史上一枚闪耀着亘古不变温润光芒的宝石,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浸润和发扬着德国厚重而精深的音乐文化传统,经过卡尔·伯姆、鲁道夫·肯佩、赫伯特·布隆斯泰特、伯纳德·海廷克等众多指挥家的打磨,以其和谐平衡的音响效果、甘醇浑厚的音色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乐史传奇,以至于乐团在2007年成为史上第一个获得“欧洲文化基金会世界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奖”的乐团,也是迄今唯一获此殊荣的交响乐团。 女高音汉娜-伊丽莎白·穆勒,出生于德国的曼海姆,师从声乐教育家鲁道夫·皮尔内,年纪轻轻便在歌剧舞台崭露头角。她曾获得一系列德国青少年音乐大赛的冠军、德国经济文化界音乐大奖、Ada Sari国际比赛的第一名,以及莫扎特奖和歌曲大奖等荣誉。穆勒也经常与世界一流交响乐团及指挥合作,在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上的演出曾轰动全场,并与班贝格交响乐团录制过布鲁克纳的《F小调弥撒曲》。 执掌全局的控制力 郑明勋具有一种执掌全局的内在控制力,他能将上百人的乐团成员紧紧凝聚为一体,使乐手们充满活力地全心投入,在瞬间制造出步调一致的合音。 上半场的贝多芬《第二交响曲》,郑明勋仿佛将整个乐团一把攫住,乐队成员与指挥紧密互动,他的每一个指挥动作都神奇般地奏效了,指挥的动作与乐队的声音协调统一。 第一乐章,在郑明勋极富感召力和鼓动性的指挥下,意气昂扬的音乐旋律呼之欲出,堪称水乳交融,极具可观性的凌厉身姿与澎湃激情的音乐做到了无缝的焊接。如梦中突然惊醒般、象征命运敲门的鼓声,震彻心扉。澄清透彻且能穿透乌云的木管声,代表贝多芬内心坚定意志力的定音鼓,坚如磐石般响彻耳际。这种丝丝入扣的旋律与紧张的鼓声节奏型形成的戏剧化对峙,在郑明勋之前的各种演释版本中,从未有此种震撼力。 之后的慢乐章偏于内心的自省,带有古典音乐标志性的对称均衡感,温暖细腻的弦乐与俏皮活泼的木管之间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灵对话与交流,似乎在谈论着人生的各种疑惑与困顿。 谐谑曲的第三乐章,具有棱角分明的姿态和坚定意志的彰显,包裹着巨大张力的音乐动机,在张弛有度的节奏中冷静绽放。终乐章是活力四射的舞曲,蕴含着狂野的英雄本色,其中诸多快速的炫技成分,释放出戏剧化的狂怒高潮。乐毕,掌声如雷,观众瞬间激越沸腾。 调合百味的交融感 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的团员,几乎个个是世界一流的演奏高手,每个人身上都释放着独具魅力的个性特点。擅长烹饪的郑明勋具有调和百味的禀赋,能在一百多个乐手间找到平衡,使演奏和谐,并将乐团的声音与自己想象中的声音相匹配与交融。 下半场的马勒《第四交响曲》作为贝多芬最好的对比,事实上映照着交响乐发展史两轴的对话。两者在德奥音乐哲学意味的抒发上心照不宣,美国指挥家大卫·津曼认为《第四交响曲》是马勒最完美的一部音乐。 第一乐章是马勒以童真般的眼光看到的尘世生活,贯穿出现的雪橇铃声衬托出天真烂漫的童年遐想。一次心潮喷涌的爆发之后,耳畔响起马勒《第五交响曲》的号角声,这正是马勒童年里记忆犹新的军号声,暗含着对死亡的惊恐。稍后如梦醒之后的恍然平静,人生如一场梦境般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