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键上的中国文化,指尖下的当代语言 与唐瑾侃中国当代钢琴音乐.docVIP

琴键上的中国文化,指尖下的当代语言 与唐瑾侃中国当代钢琴音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琴键上的中国文化,指尖下的当代语言 与唐瑾侃中国当代钢琴音乐

琴键上的中国文化,指尖下的当代语言 与唐瑾侃中国当代钢琴音乐-音乐论文 琴键上的中国文化,指尖下的当代语言 与唐瑾侃中国当代钢琴音乐 文字_郑艳 2015年6月,青年钢琴家唐瑾将在德国莱比锡巴赫音乐节举办以“巴赫对话中国当代作曲家”为主题的钢琴独奏音乐会。 据悉,这是继华人钢琴家朱晓玫之后,巴赫音乐节向中国钢琴家发出的第二封邀请。 1915年,赵元任先生在一战期间创作的钢琴曲《和平进行曲》发表于由康奈尔大学留学生编辑的《科学》杂志创刊号上,成为当今公认的第一首由中国人创作的钢琴曲,由此也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在中国发展的开始。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国钢琴音乐的语言与风格在西方音乐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双重影响下衍变与发展,从调性音乐到多调性、无调性,从十二音音乐到机遇音乐……钢琴音乐创作始终在“当下”的语境下诉说着“当代”的音乐语言。 舞台上的演奏家们始终是中国当代钢琴音乐的重要传播使者,他们对作品的演释与表达成为当代音乐风格与气质的一面镜子。 在中国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中国钢琴作品在国内外音乐舞台的“出镜率”日益提高。2014年11月,上海音乐学院国际钢琴艺术中心主任、钢琴家周铿教授精心策划了一场“中国梦·钢琴梦──中国钢琴作品专场音乐会”,邀请美国朱利亚音乐学院、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法国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院等音乐学府的八位钢琴家演释了中国作曲家的十部钢琴作品。西方人指尖下的中国钢琴音乐之演释这一音乐会形式可谓世界钢琴乐坛的盛事,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国际性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中国,诸多钢琴演奏家、教育家都曾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推广与传播做出过重要的贡献,旅欧青年钢琴家唐瑾就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传播使者。她先后在奥地利萨尔茨堡莫扎特国立音乐大学获钢琴表演硕士学位,在德国汉诺威戏剧与音乐学院获艺术家文凭,如今她是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钢琴副教授,并频频以演奏家的身份活跃于世界音乐舞台。近年来,唐瑾多次在奥地利、美国、瑞典、日本、中国等地举办的音乐会中推广中国当代钢琴音乐,让国内外听众近距离聆听这些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创作的中国钢琴音乐。 此外,唐瑾还参加了诸多以当代音乐为主题的音乐会,如2008年在萨尔茨堡和上海为庆祝上海音乐学院成立八十周年而举办的“中国·奥地利新作品音乐会”,2009年至2014年连续六届的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节,2011年首届华人音乐创作鼓浪屿笔会,2014年广西南宁东盟艺术周等。她积极推广中国作曲家的现当代独奏及重奏作品,手头上积累了多部当代语境下产生的新作,包括杨立青、王建中、丁善德、陈其钢、谭盾、汪立三、许舒亚、温德青、陆培等十几位作曲家的作品。 2015年6月,唐瑾将在德国莱比锡巴赫音乐节上举办以“巴赫对话中国当代作曲家”为主题的钢琴独奏会。据悉,这是继华人钢琴家朱晓玫之后,巴赫音乐节向中国钢琴家发出的第二封邀请。在这场音乐会上,唐瑾将演奏六位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分别是:杨立青的《小奏鸣曲》、温德青的《计一与计二》、陈其钢的《京剧瞬间》、黎英海的《夕阳萧鼓》、谭盾《八首水彩画的回忆》组曲以及王建中的《情景》。音乐会曲目的顺序安排别具一格,唐瑾将巴赫《C小调第二法国组曲》(BWV 813)中的六首舞曲(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歌调、小步舞曲、吉格)与这六首中国作品予以穿插,从而形成巴赫与中国作曲家的“对话”。 作为当代音乐的研究者与创作实践者,我一直都很想听听演奏家对于当代钢琴音乐的演奏诠释、情感体验的看法。于是,我相约唐瑾,从她演奏过的几部当代钢琴作品聊起。 琴键上的中国音乐文化之表达 中国作曲家的音乐语言与风格常常隐含着中国文化的神韵与色彩,以钢琴这件西洋乐器来表达中国文化的意蕴与精髓常常成为考验演奏家的一面。对此,我与唐瑾就三部音乐作品从音乐创作研究与演奏诠释两大视角交流了彼此的主观感受与体验。 杨立青先生的《小奏鸣曲》是唐瑾音乐会的保留曲目之一。值得提及的是,该作品与杨老师早期创作的另一部钢琴独奏《九首山西主题民歌钢琴曲》都是由唐瑾担任首演的。从创作的视角来看,《小奏鸣曲》运用了传统三乐章的奏鸣曲形式,并借鉴西方的曲式结构类型,分别以略有些松散的“微型”奏鸣曲式、二声部的复调小变奏曲和回旋曲式构筑而成,其中的中国元素则体现在作品音调中力图追求的“民歌风”上。当谈及杨立青先生的音乐语言时,唐瑾坦言:“无论是其早期完全基于传统调性音乐创作的作品,还是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留学德国后借鉴西方当代作曲技法完成的新作,在我看来都充满了浓厚的中国文人情怀和传统文化底蕴。《小奏鸣曲》也不例外,慢乐章深沉抒情,意境含蓄丰富,快乐章情感对比强烈,跌宕起伏,富有戏剧效果,是一部听上去令人感觉回肠荡气的佳作。” 中国风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