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京剧传统人物造型形式美
浅谈中国京剧传统人物造型形式美
【中图分类号】J63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20-02
京剧表演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每个行当又可划分为若干种。与此,京剧传统戏的人物造型,把戏装依据样式的不同划为蟒、靠、褶、帔、衣五大类数十种,其中有的要配髯口、翎子、狐尾、靠旗、盔帽,发髻等,女角色要梳不同的大头、旗头、古装头。在角色分工如此之杂,种类如此之多,样式如此之繁,色彩如此之鲜的情况下,在舞台上却形成了传统戏的整体之美。
1 人物服饰的整体美?
在京剧服装、饰物、化妆等诸方面,都蕴含了中华民族趣味和爱好,各种不同的服饰、色彩、化妆与不同装饰物之间的反差,都被民族性潜移默化地归拢到一起。传统的纹饰图案为服饰锦上添花,并成为一种共同的语言和观众交流。龙凤虎豹,花草图案,以及诸如“万字不到头”、“五福捧寿”等,都是联结的纽带。服饰的装饰化使工艺美术手段进入戏曲服装,任何一件衣饰如盔帽、髯口、翎子、狐尾、靠旗等,都是一件件工艺品。京剧的人物造型不仅仅是鲜艳色彩的堆砌,而是同时广泛运用了中性色黑,白和金属色金、银,使众多极难调和在一起的色相有机地、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上述诸因素的综合,使京剧传统戏的一台角色,不论是多少种色彩与样式的组合,都给人造成一种东方的、民族的、既花团锦簇又协调统一的整体美。
2 人物的“俊扮”美?
京剧不同行当的不同化妆方法,从各自的表现对象出发,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和手段,以一个整体面貌,去综合地反映生活,抽象出其中美与丑的典型特征,完成京剧这一表演形式独特地反映历史面目的最高任务。就人类而言,大致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型,即:第一类,状貌美心灵也美的;第二类,状貌虽美心灵却龌龊丑恶的;第三类,状貌虽丑心灵却是极美的;第四类,状貌既丑陋心灵更丑恶的。?
京剧的化妆,使“生、旦”趋向于单一化的“俊扮”,用来表现第一、二类人物;使“净、丑”的化妆趋向于勾脸,主要用来表现第三、四类人物。“生、旦”行当的化妆,简言之曰“俊扮”,它们除开生行的盔帽、???口、发髻,旦行的发型、头饰,依角色不同各有差别外,在同一行当内,可以说是单一化的,“千篇一律”的。每个角色的性格特征,不依靠面部造型,而靠其它手段和方法来表现。单就一个民族的范围来说,美好的形象,往往只有程度的差别,美趋向于单纯,越美越好,美的形象,要求的是适度,来不得半点夸张。
3 人物的脸谱美?
脸谱是中国戏曲传统化妆术的一种。在京剧中,它是“净、丑”行角色的主要化妆手段;它使用浓重色彩,以强烈的对比形式,按照脸部的结构、肌肉的走向、骨骼勾画在脸上;它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身份、善恶组合成许多不同类型的谱式。它具有多样性;夸张性;形象性;每一张脸谱,又由众多的分谱组合而成,使在舞台上找到表达千差万别、纷繁众多的社会众生相的手段。某种程度上说,属于脸谱勾画范围的人物,都不是美男子,或者说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些“丑征”,其中也包括大量正面人物在内。这即是前面所讲的第三类和第四类的人物。
4 人物服饰的对比美?
京剧传统服装集中体现了形式美。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在形式美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服饰的外观造型、色彩和寓意综合为一个整体,是角色性格刻划的主要助手,加上对比手法的运用,大致可归纳为黑白对比、华素对比和文武对比。?
从光学角度分析,黑色是三原色光的等量相减,白色是三原色光的等量相加。黑和白包容了世界上千变万化的色彩于一,因此,传统京剧大量运用黑和白色做为服装色彩运用的一条途径,是再简单又再丰富不过了。《挡马》中的短打戏,杨八姐女扮男装穿白、焦光普穿黑。《三岔口》中的任堂惠和刘利华,《战马超》中马超和张飞,都是以黑、白两色为服饰基色,装扮剧中的主要角色。?
在传统京剧服饰中,不注重时代特点的追求,没有季节变化的表现,也不带有地区性的特色,而以角色的等级地位和类别为标准,帮助刻划人物性格。例如:《铡美案》、《豆汁记》两出戏,是华素对比的典型,穷书生莫稽,在生命旦夕不保的情况中被救活,后做了县官由穷衣换上了官衣,俨然一表人才,前后判若两人,人格也随地位变化而改变,服饰的变化紧紧与地位的变化融合在一起。《铡美案》中,受害者是秦香莲,穿黑褶子,白孝带,兰边饰,不尚奢华,处境令人同情;陈士美身居高位,享受附马待遇,穿华丽的红蟒花翅,华贵显赫。两个人物,一个着衣华丽而内心丑恶,一个朴素寒微而内心高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在刻画人物中,为了深化角色性格,在主人公出场时,要造出烘云托月的气势,使主人公形象在文和武的对比中高大起来。例如,《长坂坡》中曹操点兵时,手下有八员英勇善战的骁将,一律各色的长靠,背后三十二面护背旗威风狂傲,雁翅排列在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