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又自行收缴罚款形成的风险-新华财经网
                                    中国税企和谐公共服务研究院      尚方宝剑,是代表“皇权”用来惩戒不法者的,却往往杖剑人耍弄不好,惩戒不了别人反而却伤了自己。恰似如今的个别“执法者”,手中掌控着党和人民赋于的执法权力,往往不好好按法律程序和法条去运用,拿老百姓的话来说“政府制定的政策是好的,都是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这种“歪嘴和尚念歪经”的现象,大概就是如此!   比如税务执法人员,在税法“三性”的框架下,以为执法是绝对权威的,没把自己服务的职能位置摆放准确,有的对法律法规不去钻研或钻研不深、掌握不牢、运用不准,不仅没有正确贯彻落实国家税收政策,反而造成许许多多税企矛盾,甚至酿成纠纷或官司。不管赢了官司抑或是输了官司,都会给党和国家、给我们的税收事业帮了倒忙、添了乱子,在损害了政府执法形象的同时,也伤害了别人和自己,有的还付出惨痛的代价!   当今的中国,已经毫无争议的进入了“税感”和“税改”时代:所谓“税感”,是全社会公民对税的敏感程度,税之毫发牵动全身!所谓“税改”,中国财税将面临新的改革,各个税种、税目甚至于税率都有不同层面的调动,个税扣除点的提升、营改增、房产税试点的扩围等等,都在日趋向更科学化的方向变动。   然而,随着财税领域的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纳税服务空前的叫响,不可否认,许许多多税收争议、甚至于涉税违法案件也频频发生,国有企业华润集团,每年都要有近二十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且多数胜诉。目前,税收执法风险问题日益引起各国政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税务战线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为国聚财、勤政廉政、无私奉献的好干部、好典型;但,也有不少“执法水平不高”的税务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在税务执法中“剑走邪道”或“中枪落马”毁了前程!从河北的“李真案件”、贵州的“罗发玉案件”、辽宁的“刘光明案件”到河南的“姜国仕案件”等等。这些都是本不该发生的“悲剧”。据悉,从2008年至2012年四年间,仅广东省就查处税务部门的渎职犯罪违法人员55人,其中不乏给国家造成损失千万元甚至亿元的大案要案。                 税务人员未认真审核对比对异常的抵扣凭证,可能造成纳税人利用虚假业务取得的抵扣凭证,骗取国家税款,形成执法风险。 1、未做好稽查准备工作开展稽查形成的风险 2、违法调取帐簿检查形成的风险 3、未按稽查计划擅自对纳税人进行检查形成的风险 4、稽查人员未达2人以上或未出示证件形成的风险 5、不征、少征查补税款形成的风险 6、遗失稽查资料和证据形成的风险 7、违反审理程序、违背审理原则认定处理形成的风险 8、涉嫌犯罪案件不移送司法机关形成的风险 9、违反审理程序形成的风险 10、超过审查法定时限形成的风险 11、未按规定组织听证形成的风险 12、稽查文书不规范形成的风险 13、滞纳金计算错误形成的风险 14、稽查执行人员不履行职责形成的风险 15、未按规定组织、实施、回复协查形成的风险             1、擅自确定申报方式、简并征期形成的风险       2、审批类减免与备案类减免不能严格划分形成的风险    3、对不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减免税款形成的风险    4、擅自审批减免税形成的风险    5、减免期限到期继续享受减免政策形成的风险    6、超时限办理减免税审批形成的风险    7、资料不齐全或擅自涂改、伪造相关资料,批准减免税形成的风险        【防范】1.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程序、步骤、时限进行减免税管理。2.凡是没有法律、行政法规的明确规定,不得受理、批准减免税和同意减免税备案。对纳税人的申请,税务机关要由两名以上税务干部进行调查、核实,并按照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纳税人的减免税资格进行认定。3.要认真核实纳税人提交的各种资料,对资料不齐全的,要限期补正,对期限内未补正的或资料不真实的,不得批准。4.要建立健全减免税管理台账,在减免税受理、备案和审批过程中正确使用各种减免税专用审批文书及通用文书。对纳税人享受减免税的政策依据、减免税的范围、适用税率或比例、减免税的历史数据等详细情况建立档案,集中管理。5.根据各级税务机关的实际情况,确定集体审批的范围。6.凡是达到集体审批额度的减免税申请,一律由局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1、未进行资格认定享受税收优惠形成的风险 【防范】1.认真学习各项资格认定管理规定,掌握审批程序。2.在审核过程中严格按规定进行,做到资料齐全,内             容完整。3.对资料不齐全的要求其进行补正,完整准确后再进行审批。4.对不符合要求审批资格的一律不得审批。  2、资格认定调查报告与实际不符形成的风险 【防范】1.税收管理员应对资格认定实行双人上岗、实地勘察。2.对纳税人的有关证书、协议、职工人数、记录、凭证等有关内容进行认真核实。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