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民族分析的微观基础.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民族分析的微观基础

宏观民族分析的微观基础:西方日常民族主义理论评述及补充 高奇琦 ? 2012-08-20 11:08:51   来源:《民族研究》2012年2期      【内容提要】 近年来兴起的日常民族主义理论已经在西方民族理论领域产生较大影响,并且正激发出两种不同路向的新思潮:日常次民族主义和日常超民族主义。日常民族主义理论的提出将原生主义开启的微观民族分析推进到一个更为规范化的分析阶段,其意义在于部分消解了宏观民族分析中内在的冲突性和爆炸性,同时也展示了一个以民族成员个体为中心的民族意义世界。该理论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其缺乏对精英功能的考虑及对历史变迁的整合这两方面。笔者尝试引入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的成果来克服这一困难。在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仪式互动链理论的启发下,笔者提出一个族内互动场的分析框架,以期从社会学的视角对西方的日常民族主义理论进行总结和概括,并对日常民族主义理论进行一些补充和发展。   【关 键 词】日常民族主义 民族理论 日常民族生活 族内互动场   日常民族主义(banal nationalism)理论是近年来西方兴起的一个民族理论流派。①就目前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内学界论及这一流派的资料主要有两处:一处出现在《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中;②另一处则出现在中国台湾学者沈松侨发表的《中国的一日,一日的中国》一文中。③本文首先对这一理论进行学术史的梳理,然后再对这一理论范式的意义及其困难进行探讨。   笔者将日常民族主义的提出看成是微观民族分析的兴起,而日常民族主义所受到的批评都基本上可以被总结为微观民族分析的困难。为了进一步推动日常民族主义的理论发展,笔者尝试从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中借鉴其可能与该问题相关的成果,并引入了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的仪式互动链理论(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 theory),力图在微观民族分析和宏观民族分析之间构建桥梁。最后,笔者在柯林斯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种“族内互动场”的分析概念,并进行了一定的阐释,试图为民族内部精英与大众的互动分析提供一种新的解释框架。   一、日常民族主义:一个理论发展史的梳理   最早关注日常生活与民族认同的研究者是瑞典隆德大学人类学教授奥瓦·勒夫格伦(Orvar Lfgren)。勒夫格伦指出,民族认同只能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才会被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民族的想象不能只靠意识形态的建构来维持,而需要转化为民族成员的日常生活实践。④   英国拉夫堡大学教授米歇尔·比利格(Michael Billig)1995年出版的《日常民族主义》一书是该理论发展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在这一著作中,比利格认为,传统上对民族主义的归纳多数只关注其暴力和血腥的一面,而往往忽视其日常化的、平和的一面。为此,比利格指出,“民族主义并不是已有民族的一种周期性的情感(intermittent mood),而是一种地方的、长期流行的状况(endemic condition)”。⑤   比利格用日常民族主义一词来指称那些通常没有被注意到的、在每天生活中发生的、例行的实践。比利格表述道,“日常民族主义的换喻形象不是一面在狂热和激情下被有意识地挥舞的旗帜,而是一面在公共建筑物上悬挂的、没有被注意到的旗帜”。⑥比利格对英国的报纸(随机选择一天)进行了一项调查。其结论是,英国的报纸让民族情感飘扬起来。   实际上,康奈尔大学国际研究院教授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其《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中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只不过安德森用印刷资本主义一词来解释这一现象。⑦比利格对报纸塑造民族的功能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审视。比利格认为,报纸在报道那些日常新闻时塑造了一个由不同民族组成的世界。通过“这里”、“我们”等词汇的频繁使用,报纸“将民族的祖国(national homeland)作为读者的家”来进行展示。⑧   比利格的这一开创性成果发表之后,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比利格在分析时特别讨论了媒体在塑造日常民族主义时的重要作用,所以其后关于媒体和日常民族主义的相关研究大量出现。伊斯坦布尔比尔基大学的奥瑞斯·尤密尔(Arus Yumul)和莫特·奥科瑞姆利(Umut zkirimli)用比利格的随机抽样方法对土耳其报纸中的日常民族主义进行了考察。两位作者的研究结果基本支持比利格的结论。⑨   以新闻报纸为载体的研究一直是日常民族主义实证研究的主流。⑩其他一些研究还关注在其他媒体(如电视剧)中日常民族主义的建构和生产。(11)   近年来,关于日常民族主义的理论探讨再次升温。代表性的事件是两次学术对话。《族群性》(Ethnicities)(12)杂志在2008年组织了一个关于“日常民族生活”(E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