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布罗意波实物粒子的二象性理.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布罗意波实物粒子的二象性理

一.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 1. 光的本性:(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的粒子性) (干涉、衍射) 波动性: 表现在传播过程中 粒子性: 表现在与物质相互作用中 (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 光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的联系: 15-6 德布罗意波 实物粒子的二象性 问题: 实物粒子? 粒子性(经典物理) 波动性? 实物粒子 光 物质:实物粒子(原子,分子)和 场物质( 光) 历史回顾 : 很早认识到光的波动性; 直到1905年认识到光的粒子性。 光(场物质): 实物粒子: 很早认识到实物粒子的粒子性; 实物粒子是否也有波动性? 1924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关于量子理论的研究》中提出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并把粒子性和波动性统一了起来. 德布罗意(1892-1987) 2、 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 (1924 年) 在他的假设基础上,一门崭新的理论《量子力学》于1925年诞生了; 《量子力学》的诞生打开了微观事件的大门。 法国物理学家 1929获得年诺贝尔物理奖。 德布罗意假设:实物粒子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 粒子性 波动性 波粒二象性联系: 与实物粒子相联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 物质波的波长和频率为 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波长、频率 注 意 (2) 若 则 若 则 (1) (3) 物质波数量级 子弹 地球 宏观物质?均太小,难以觉察其波动特性。 例1 一束电子中,电子的动能为 求此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 解 (3)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非常小,因此宏观物体仅表现出粒子性. 可以用晶体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 (4)微观物体的波动性明显,不能忽略。 电子束透过多晶铝箔的衍射 K 2 G . P . 汤姆孙电子衍射实验 ( 1927年 ) 电子束穿越多晶薄片时出现类似X射线在多晶上衍射的图样.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