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家山泥石流
3.4震后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现状评估5.12地震后,由于通口河两岸形成新的滑坡和崩塌,致使原山洪冲沟演变为泥石流冲沟在堰塞,大水沟已发生多次泥石流,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堰塞坝部位的正常泄水2008年6月14日发生的泥石流,5年一遇泥石流近10万m3导致堰塞坝堵江近4小时m,堆积的泥石流2008年月日发生的泥石流年一遇泥石流近0万m3导致堰塞坝堵江近小时泥石流m水位抬高为目前的718m。堰塞泥石流大水沟泥石流堰塞坝大年一遇大水沟 1 6月13日18时 未降雨,无 713.73 71.3 2 6月14日8时 降雨,泥石流进入河道(约占2/3) 714.52 3 12时 泥石流进入河道,基本堵江 715.48 4 14时 泥石流进入河道,完全堵江后开始溢流 716.57 5 17:17时 泥石流堰塞体逐渐被冲开 717.53 185 6 18时 泥石流堰塞体逐渐被冲开,只剩一半左右 717.65 441 7 19:10时 绝大部分被冲走 536 ②“9.24” 泥石流
2008年9月23日晚20时至24日早上8时,唐家山降雨达221.3毫米,年一遇9月2日9月日大水沟泥石流
照片 进口段大水沟泥石流全流域照片(2008年8月6日)
照片 进口段大水沟泥2008-6-14泥石流照片
照片 进口段泥石流2008--24堵江照片.4.1 大水沟泥石流发育特征
泥石流发育特征
图3-3 大水沟泥石流冲沟流域松散物源平面分布示意图
随着泥石流的形成和暴发,大水沟内不稳定松散物源逐渐减少。大水沟泥石流经过3个多月的演变,绝大部分不稳定物质已冲出沟口,但目前沟内潜在不稳定物质仍然丰富,一般的降雨诱发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但在持续暴雨条件下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仍处于旺盛期,发生堵江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地质灾害导致的堵江危险性依然大。
(2)泥石流总量及固体总量计算
公式,可获得该沟一次泥石流总量和一次冲出固体物质的总量(见表-5)。
震后大水沟全流域降雨洪水全部转化为泥石流一次暴发总量预测
表-5
项目 设计频率P(%) 20 10 5 3.333 2 1 0.5 0.2 泥石流总量 (万m3) 8.80 11.50 14.22 15.84 17.95 21.00 24.51 30.82 固体物质总量 (万m3) 3.097 4.065 5.063 5.686 6.532 7.860 9.653 13.692
.4.2 Ⅱ区坡面泥石流发育特征
发育特征位于大水沟与小水沟之间,是产生唐家山堰塞湖滑坡的主体部位。唐家山松散碎石土松散碎石土高程m~100m,顺河长约500m松散碎石土万m3,坡度约3o,天然状态下稳定性差,由于该堆积体受下部条带状台地的约束,目前产生较大规模滑塌的可能性较小,松散大水沟
照片3-22 滑坡壁上的松散碎石土总量及固体总量计算震后全流域降雨洪水全部转化为泥石流一次暴发总量预测项目 设计频率P(%) 20 10 5 3.333 2 1 0.5 0.2 泥石流总量 (万m3) 4.6 5.94 7.28 8.07 9.05 10.39 11.72 13.49 固体物质总量 (万m3) 1.54 2.00 2.48 2.78 3.18 3.83 4.69 6.62 .4.3大水沟泥石流
两个区域的泥石流在强降雨下的一次性爆发总量见表3-7,计算结果表明,在5年一遇和100年一遇的暴雨下,泥石流总量分别为13.4万m3和31.39万m3,与“6.14”和“9.24”结果比较接近。总的来看,泥石流来源物质广,处理难度大,虽然泥石流在未来总体呈衰减趋势,但大水沟泥石流和Ⅱ区坡面泥石流目前依然处于旺盛状态,在强降雨的情况下,可能会形成一定规模的泥石流,进而堵塞进口段河道,形成新的堰塞。
表3-7坡面泥石流+大水沟泥石流一次暴发总量预测项目 设计频率P(%) 20 10 5 3.333 2 1 0.5 0.2 泥石流总量 (万m3) 17.44 21.5 23.91 27 31.39 36.23 44.31 固体物质总量 (万m3) 6.07 7.54 8.47 9.71 11.69 14.34 20.31
位于堰塞坝
照片3-23 进口上游侧的Ⅰ区大水湾滑坡“9.24”滑塌情况
此外,泄洪槽右侧坡度45°~60°,碎石土块碎石3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