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奶奶的炕刷
萧扬
我的奶奶今年八十三岁了,是本家族年龄最大辈份最高的老人。提起奶奶,总有说不完的话头,但犹为值得一提的还是她的炕刷。奶奶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腰板挺直,声音响亮,眼明手快,精神矍烁,只是耳朵比较背了。据说奶奶是本族辈份最高的仅有的老人之一。老人们说,我们在世的有七辈人,所以最小的不知怎样称呼奶奶才对。
奶奶的勤劳远近的亲友无不称赞,她一刻也闲不住,只要一睁开眼睛,总是有活干。但住在县城的奶奶实在没有什么活可干,父、伯们总想让奶奶不要干活,享点清福,但她总是“不听话”。用她的话说,“若无活干,心里闷得慌”,所以大家都顺着她。洗洗涮涮,擦擦扫扫,缝缝补补,和泥抹墙,烧灰积肥,什么活都干。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母亲和伯母不在家时,那是奶奶最畅快的时间,因为什么家务活都可以任她去做。前两年,奶奶一口气可以从水渠上挑七、八担水到家,八十岁的老人,说起来真有点不敢想信。
奶奶逐渐发现家里的活她越来越插不了手,于是她就整天栽扫帚,扎拖把,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几个儿子、女儿家家满足之后,就断了活路,因为这些东西又不好送人,也就只好作罢。可欣慰的是奶奶又找到了新的活路------扎炕刷。大约在五、六年前,奶奶学会了制作一种新的卫生工具,类似鸡毛掸子一类的扫炕刷子。
炕刷的制造工艺简单,原料到处都有,主要是装瓜果用过的各色编织袋子,小木把、鱼网线、细铁丝。主要工具有手拑、剪刀、火钎、小锯子等。首先将编织袋子的塑料线一根一根地抽出,分类放置,接着将塑料线切割成六寸左右,分别用猪蹄扣的形式挽到鱼网线上,一串一串的。紧接着将备好的小木棍头部钻开一个小孔。然后把拴好的鱼网线一头固定在小木把的小孔上,象扎鸡毛掸子一样,一圈一圈的扎到木把上。这是一道关键的工艺,要求拽的均匀,根据需要每一圈的疏密有一定的规格,并要用力,需一定的手劲。然后用细铁丝把鱼丝钱固定结实。最后用剪刀修剪整齐,用砂纸把木把刨光。一把漂亮的炕刷就完工了。
奶奶的炕刷小巧玲珑,经久耐用,大小各异,美观实惠,一层黄,一层红,一层白,煞是好看。用途广泛,扫地、刷炕、掸灰尘,还可清扫面板上的面粉。一天又一天,奶奶不知扎了多少炕刷,谁也说不清楚,仅那小木把,就是成捆成捆的。她的炕刷不但满足了几十个子孙后代,还送给了亲威、朋友、邻居和熟人,甚至送到了上海、成都等地。用奶奶的话说是“做个念想”。奶奶的炕刷虽然不比商场里买的好看,但她很珍惜。可我更加崇尚的是奶奶的劳动,奶奶那博大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从我记事起,奶奶的房间就一直是个小作坊,里面放满了各种工具和各种材料。幼时,奶奶带着我在农村度过一些美好的时光,留下许许多多抹不去的记忆。爷爷去世的早,男人和女人的活她样样能干。搓草绳、编背斗、修农具、织褐子、缝口袋、扎扫帚、打毛衣、锥帮纳底、缝补桨洗,拾柴捞草、烧火做饭,什么活都干。当村上的人们刚起床时,奶奶的一背斗粪肥早就捡来了。被村上的人称为“铁奶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勤劳早已渗透在奶奶的骨髓里。据说奶奶小时候极其艰苦,还要过饭呢。艰苦生活的磨砺和一生的勤劳,造就了奶奶坚强的性格,乐观向上的心态和一副结实的身板。所以,今天的奶奶看起来还是那样精神,那么硬朗。
我常常低头纳闷,奶奶这是为何?我们的条件这么好,真不知道享福。更可憾的是听到父、伯们常说“不会当奶奶”,“跟不上形势”,特别反对奶奶端着水泥浆上房顶抹墙,怕出危险。我暗自分析,父伯们说的对,奶奶做的也对。只是所占的角度不同。奶奶的答案很简单。就是一切为了儿孙,因为在她的心里,没有自己,只有别人。虽然已到耄耄之年,但总想为子孙后代做点什么,这不正是人间最伟大的母爱吗?所以我赞美奶奶的炕刷,它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象征,是值得我们永远传承和发扬的精神。
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最小的孙子。当年在奶奶的一再坚持下,我才来到这个世界。那年奶奶带着母亲到古浪县的山区生了我,刚出月母亲就回厂上班。是年近七十岁的奶奶一口水一口饭,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养大。大伯常说“奶奶的功绩在于:“孙辈上播了稞,多生了一个孙子”。小时候奶奶走到那里,我便跟到那里。我和奶奶的感情最深,也最怕奶奶离我们而去。
奶奶是我的启蒙老师,在她的身上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在她的悉心呵护下,逐渐长大。今天我已十六岁,是一名高中生了。学校里作文常受到奖励。我很想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对奶奶的无限敬意。我也常想着报答奶奶。这个我心里十分豁亮,好好学习,考上重点大学,就是对奶奶最好的报答。
怀父联文
萧云
父萧(讳)士福,生于1935年,卒于2000年4月,享年66岁。人生如梦,岁月如烟,距今又已12个春秋。今逢家族修志之际,触景生情,睹物伤怀,忆绪难禁,遂成此文,以表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兹父奉公,政声清廉。少时放牧,苦度时艰;村任青干,服务乡间;挖水井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空白模板通用.docx
- 23S516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图集.pdf VIP
- (完整版)《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pdf
-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docx VIP
- 医院物业后勤化管理重点部位强化清洁方案及消毒隔离措施方案.docx
- 增量学习与类增长的融合.pptx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列:Siemens S7-1200 (煤炭工业应用)_(11).项目案例分析:矿井提升机控制.docx
- 课题申报书:大学生“慢就业缓就业”心理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docx VIP
- PROE-Program程序设计全解析.doc VIP
- 2014抗爆、泄爆门窗及屋盖、墙体建筑构造14J938.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