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下一代互联网与物联网.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理解下一代互联网与物联网

如何理解下一代互联网与物联网 目前,互联网发展历程到了一个转折点,移动互联网成为新亮点,下一代互联网奠定了新起点。而物联网是互联网应用拓展的重点,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下一代互联网和物联网既是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也是自主创新的着力点。   下一代互联网   互联网与集成电路、计算机、光纤和移动通信相互促进和发展。集成电路促进了PC的发展,PC促进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反过来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又促进了PC和集成电路的发展。互联网影响了社会,移动改变了生活。   互联网的发展始于1969年,从美国国防部的内部网络变成了全球公众互联网。互联网从收发邮件平台,到浏览平台,之后变成交互平台,成为工作平台。互联网从研究性网络发展为商业性网络,还将成为泛在性网络。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会超过固定互联网。2011年的手机与2003年的PC性能相当。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手机上网用户达3.03亿人。移动互联网的过剩化和随时随地的接入,使得其比固定互联网应用更广泛,比如微博比博客更流行。用户通过移动互联网还可以接入多种云服务。   互联网面临的挑战分为可扩展性挑战、可管理性挑战、安全性挑战和节能环保挑战。   中国3G业务中,P2P占比50%。视频业务成为主流,导致流量增速很快,因此网络带宽增长很快,例如从东京到大阪之间互联网的流量,十年增加了1000倍。带宽是对互联网可扩展性的一个挑战。互联网可扩展性的另一个挑战是路由表。路由表的增加会使查表过程变慢,转发会大幅增加延时。   安全性挑战在于网络上的攻击多种多样,网络诈骗很多。这很难回避,安全问题也无法回避的,宽带接入永远在线,移动互联网的终端不可能像PC那样,而云计算一旦出现故障,会使大规模的服务瘫痪。   节能环保挑战的原因是路由器容量不断增加,功耗也增加。   互联网目前面临很多挑战,各个国家都在研究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美国下一代互联网的目标要保证安全,支持具有移动性的计算,跨越物理空间,实现联网。下一代互联网是宽带化、移动化、泛太化的,具备安全性、可用性、可信性。???络发展的方向是从网络共享到资源共享,以计算机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   Web2.0出现后,网络成为用户创造的内容聚集的平台,监管面临严峻挑战。IP地址匮乏也是需要应对的一个问题——IPv4地址已经基本耗尽,需要向IPv6过渡。目前来看,IPv6除了地址多的优点之外,没有出现杀手级的应用,IPv4向IPv6的过渡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   传统的互联网中,IP地址既表示主机的位置又表示用户的身份,在没有移动互联网的时候这两者是一致的,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这种表示方法有点尴尬。当主机位置变化的时候,即主机移动的时候,需要改变IP地址。但是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为了业务的连续性,用户不希望改变IP地址,服务不中断。这两者的捆绑不适合移动互联网,解决办法是将两者分离,把IP地址双重属性分开。在新一代网络体系中,网络层表示用户位置,不表示身份,从身份到位置加以映射。这样分离的结果能够使得用户在身份不变的情况下,位置可以随便变,在位置移动的时候维持业务不中断。   日本提的新一代互联网用的是后IP技术。日本新一代互联网后IP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呢?新的互联网从目前无连接的数据包演进到分组交换结合的体系。目前互联网是无连接的,传统的电话网是电路通道交换,现在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下一代互联网有两条发展路线:一条是基于“一张白纸”,重新设计,不考虑与现有互联网体系兼容。一种是改进型的,基于IPv6,对现有互联网做改进并后向兼容。两种路线各有特点,不完全是对立的。   物联网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向下延伸,由感知对象和感知单元来获取信息,再通过通信网络收集信息,最后上传做智能分析决策,提供智能服务。物联网对所连物件的要求主要有三点:连网的每一物件均可寻址、连网的每一物件均可控制、联网的每一物件均可控制。   物联网最基本的元件是传感器,它感应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并且转化为被观察的特性成比例的电信号。单个传感器节点是不能用的,也不可靠,需要多个传感器节点连起来,组成传感器网络。   物联网节点数量多,节点的配置非常密集,从减轻安装和维护成本考虑要尽可能少用人工干预,即节点的位置无需预设或硬连接。随新的物品的加入将添加或删除节点以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要求具有发现邻近节点的存在和身份,并协商分享任务的功能,自动定位节点的类型和编组并能根据节点的移动而重新分组。物联网的发现功能不仅表现在连接建立过程,还用于性能监视,开始、停止、管理和调度发现过程,自动部署与激活、解除激活,理解和建立逻辑位置与空间位置的映射关系,还可在任何时间对所分配的作用和属性进行调整,或按需创建新的属性。   感知数据需要校正,由于制造的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