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05)太阳辐射传输 大气物理学课件讲解材料.pptVIP

(AP05)太阳辐射传输 大气物理学课件讲解材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P05)太阳辐射传输 大气物理学课件讲解材料.ppt

3.阳伞效应 由于云和气溶胶(特别是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强散射作用,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减少,称为阳伞效应或反射效应。 5.4.4 天空的散射辐射 在地球―大气系统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中, 大 气的吸收只占20%,地球表面吸收了约50% 5.4.5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吸收 1 地面反照率 5.4.5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吸收 1 地面反照率 应用:植被指数(NDVI) 在NOAA气象卫星上利用二个通道,分别测量可见光通道(例如0.58~0.68μm)和近红外通道(例如0.7~1.1μm)波段的地面反照率 NDVI = (Ch2?Ch1) / (Ch2+Ch1) 当植被生长茂盛,植被指数值就较大 5.4.5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吸收 5.4.5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吸收 2 云的反照率 云的反照率既依赖于云的厚度、相态和含水量等云的宏微观特性,而且和太阳高度角和下垫面反照率有关 5.4.5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吸收 2 云的反照率 5.4.5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吸收 3. 行星反照率 地球-大气系统的反照率称为行星反照率,它表示射入地球的太阳辐射被大气、云及地面反射回宇宙空间的总百分数。 地区行星反照率 全球行星反照率 5.4.5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吸收 3. 行星反照率 目前认为全球的行星反照率数值可取0.30。 ? 地球表面的反照率 ? 云反照率 ? 大气的后向散射作用。 5.4.5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吸收 习题 P120 习题10 习题11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 1、北京大学大气物理讲义 1. 太阳的位置和时间 5.4.2 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能 7月(极昼)北阿拉斯加午夜前后的太阳 季節與太陽輻射 左圖, 地球繞日的橢圓軌道,地球在1月比7月靠近太陽。 地球的季節主要受太陽輻射變動的影響, 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主要為日照角度和日照時間. 太陽光斜射時,所照射面積較直射大,但能量強度較小. Sun-Earth relationship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射必须经过较厚的大气才能到达较高纬度地区(光程)。 地球自转轴和绕日轨道有23.5度的夹角,6月北半球较倾向太阳,接收较多的日射,白天较长,故天气较暖,十二月则相反。 Variability due to orbit Liou Figures 2.5 F(t)=S (ro/r)2 cos qo ro=mean distance qo=solar zenith angle Eccentricity, e= 0.017 Major axis ~ro(1+e) Minor axis~ ro(1-e) Variation =((1+e)/(1-e))2 ~7% Solar zenith angle cos qo = sin y sin d + cos y cos d cos h Where y= latitude d = solar declination h= hour angle Solar noon, h=0 Each hour h=+15 degrees K. N. Liou, 大气辐射导论(第二版) Fig 2.6. 太阳天顶角theta0与纬度phi、太阳赤纬delta以及时角h的关系 (P和D分别是观测点及日下点) 入射到大气上界水平面上的太阳辐照度 2. 水平面上太阳辐射通量的计算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日总量 取T = 86400 秒,太阳常数单位为 W m-2 ,Qd 单位为Jm-2d-1。 2. 水平面上太阳辐射通量的计算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日总量 Qd 随纬度的变化是决定地球上各纬度间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 S0 ′的日变化与Qd 的年变化,使得气温也具有日变化与年变化。 气温并非简单地取决于S0 ′和Qd 2. 水平面上太阳辐射通量的计算 由于太阳离地球较远,在地面上观测到太阳的视角仅为0.5°,因此太阳直接辐射可以认为是一种平行光辐射。 由于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成份会吸收和散射部分太阳辐射的能量,造成了太阳直接辐射的衰减(也称削弱、消光)。 5.4.3 太阳的直接辐射 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吸收和散射示意图 5.4.3 太阳的直接辐射 5.4.3 太阳的直接辐射 平均而言,每年入射地球的太阳辐射约30 %由地球和大气反射和散射回太空(地球行星反照率0.3),19 %被大气选择性吸收,51 %被地表吸收。 5.4.3 太阳的直接辐射 假设:各吸收、散射过程相互独立 衰减系数: kl,R 为气体分子散射所引起的衰减, kl,M 为气溶胶粒子的散射所引起的衰减 kl,O 为臭氧吸收所引起的衰减 kl,g 为其它均匀混合气体分子(主要是O2和CO2)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