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纸币漫谈之三纸战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纸币漫谈之三纸战争

中国纸币漫谈之三纸战争   最早的军用券      我们过去曾谈到,北宋的交子在四川出现以后,很快就被政府借用,来帮助支付商人供应军需的费用。不过这不算真正的军用,大体还是在社会财政意义上的运行。北宋后期,政府在战略上作出了一次决定性的决策失误,即联合辽朝北边新崛起的女真族金朝,北南夹击灭亡了大辽,却无力控制新兴的大金。金朝随即南侵,迫使宋朝南逃,把北方江山丢给了金,中国的局势从宋辽对峙转化成了宋金对峙。等到宋高宗赵构在杭州安顿下来,从淮河到秦岭一线就成为宋金之间的对峙战线。      南宋野战的主力部队有所谓五大帅,其中的吴始终战斗在川陕甘一线,沿袭了三代。吴是宋朝西北部川陕边境地区的军事主官,拥有部队近7万人。他的驻地是在河池,相当于今天陇南地区的徽县,部队也大部分驻扎在此。这一带属秦岭和大巴山之间嘉陵江河谷地区,是金人入侵的通道,宋朝必守之地。但因为是山区,人口稀少,这一带州、县在宋朝的地方行政等级上大多属于“中下”或是“下”,一个县往往不过几百户、千把户而已。几万大军驻扎在这里,要吃、要穿、要用、要发饷,还要喂养马匹、建造军营和防务设施、制造运输武器装备、征发民夫,地方穷县哪里供应得起。吴一军的军费每年大致需要2000多万缗(缗即贯,1缗=1000枚钱),可是四川全川总的年收入才3000万缗左右。战事紧张了,朝廷自然会加紧后勤运输。可到了战略对峙时期,形势不那么吃紧,问题就大了。   为了军队的供应,吴 向皇帝上奏,希望在本地临时发行一种纸币,可当时朝中的官员们则认为,四川已经发行了不少纸币,本地再发纸币,恐怕会出问题,不同意。但吴根本没有理睬他们的意见,绍兴七年(1137年)终于自己发行了一种地方纸币。这种纸币史书记载叫做“河池银会子”。它名义上是以白银为单位的,分一钱和半钱两种面额。为了不引起太大的关注,起初发得并不太多,一钱的发了14万张,半钱的发了10万张,而且实际上并没有允许兑换白银,而是和四川本地的纸币形成比价关系,4钱银会子相当于四川钱引1缗,一年总共发行了相当于不到5万缗,规定一年后以旧换新。河池银会子流通的区域很小,就是川北前线的几个州。显然,它纯粹是为了军用而发行的。   虽然吴不顾朝廷意见,自己发行了纸币,但是一来西北前线只能倚赖吴 指挥军队,二来川陕前线交通不便,后勤供应确实困难,三来吴也不敢大规模印发纸币,所以朝廷对这种行为竟也容忍了。不过两年后吴因病去世,朝廷马上就把银会子收归四川地方政府管理了。但当时政府对前线供应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在地方政府管理下的会子还是发行了多年,而且规模还有所扩大。   这种河池银会子纯粹是为军事需要而发行的,在近代纸币中,应该是最早的军用券了。      纸的战线      宋朝的纸币有好几种,四川地区用铁钱,兑换铁钱的就叫“交子”。后来用交子支付商人用实物供应前线,就改名叫“钱引”。南宋以后,因为钱币不足,印发纸币代替铜钱,叫做“会子”。这类做法也被北方的敌人学了去,金朝也发行了纸币。      金朝是女真人的政权。女真在立国之前不过是山林草原上的渔猎民族,立国和南下的过程中虽然受到了汉族很大的影响,但是社会生产方面还比较落后。南下占领汉族地区的时候,汉族大批难民跟随宋高宗赵构南逃,可是留下来的人们还要继续生活。而且,套句时髦的话,宋代经济南北“一体化”程度已经大大高于前朝。南方已经是全国的粮食和丝织品的主要产区,福建、广东海上贸易的舶来品也运到了北方;北方的药材、毛皮、木材等等也是南方贵族、富人追求的对象。南宋以后,逃到南方的皇族、官吏很多,同样大量需要北方商品。   宋高宗赵构南逃到杭州,重建宋朝,宋金之间虽然还断断续续时战时停,但大的对峙格局已经形成。为了各自经济所需,双方都在沿边地区开设了一些“榷场”。所谓榷场,就是官方设置的交易场所。商人们必须在榷场申报、纳税,然后可以与对方贸易。双方贸易的品种也是有规定的,凡认为危及国家利益的,都禁止通商。比如食盐,是古代重大经济利益所在,一向由国家专卖,双方都不许贸易;南方的胶、漆,因为能用于制造弓箭,不许输出北方;北方的马匹,在军事上的重要性犹如今日之坦克,绝不允许输出。金朝女真人仰慕汉文化,希望得到宋朝图书。但是宋人刻书有很多是私人文集,常常把自己做官时的奏议、有关时局的论文收入书内,有泄露机密之嫌,所以书籍也是南宋禁止贸易的商品。此外,最重要的禁止商品就是铜钱。宋朝尽管铸钱并不算少,但是流失十分严重,其中数量最大的流失方向就是北方民族。贸易就是如此,越是严禁,走私越是严重。   金朝占领中原后,尽管商业有所发展,钱币却远远不足。仅靠北宋遗留下来的钱币肯定是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宋朝的降官户部尚书蔡松年提出了一个建议:学习宋朝,发行纸币。金主完颜亮从善如流,立即采纳。金朝发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