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响套袋黄冠梨果面褐斑发生因素及发生机制研究
影响套袋黄冠梨果面褐斑发生因素及发生机制研究
摘要:针对近年来套袋黄冠梨果面褐斑现象严重的现状,试验和调查分析了影响褐斑发生的主要因素及其发生机制,指出该现象为缺钙生理失调现象。建议对该褐斑现象统一定名。
关键词:黄冠梨,套袋,褐斑,钙,生理失调
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910(2008)05-0015-04
近年来,优质梨新品种黄冠已大面积推广栽培。其果实果形端正、肉质细脆、汁多味甜,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份额逐年增大。各地实践表明,果实套袋可以显著改善其外观品质,但套袋果实在成熟前后及冷藏期间果面容易发生褐斑,影响其商品价值。本文探讨套袋黄冠梨果面产生褐斑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并进行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1 套袋黄冠梨果面褐斑现象的症状
果面褐斑仅限于果皮组织,在果实采摘之前或采后冷藏期间均可发生。果实成熟前的褐斑发生在果面皮孔周围。最初表现为皮孔略显凸出,颜色加深成浅褐色,圆形,直径约1mm。之后,皮孔周围变褐,形状变得不规则。严重时,多个皮孔周围发生褐斑并连成一片,形状不一。采后冷藏期间的褐斑多发生在果实的顶部(萼端部),斑点依然发生在皮孔周围,呈凹陷状,颜色明显加深呈褐色。轻微时,斑点少,比较分散;严重时连片发生,但果肉不受影响。
2 影响套袋黄冠梨果面褐斑发生的主要因素
2.1 果袋类型
果实成熟季节,黄冠梨果面褐斑现象在遮光严重、透气性差的果袋中发生较重,外灰内黑加白棉纸的果袋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透光透气性好的果袋。但采后冷藏期间,套透光性较好果袋(如外黄内白袋)的果实往往会产生更多的褐斑。据统计,在0℃条件下贮藏80天时,套外灰内黑加白棉纸果袋的果实褐斑指数为50%,而套外黄内白袋者为76.67%,未套袋者不发生褐斑。
2.2 果实膨大剂
为迎合市场对大型果的需要,有些果园常使用果实膨大剂。果实膨大剂的主要成分为赤霉素(GA3),在幼果期涂抹果柄后,能明显促进果实膨大,并使成熟采收期提前20-30天???由于果实的提前迅速膨大,果实表面发生褐斑的时间也明显提前(一般提前15-20天),褐斑发生程度明显加重,尤其是套多层深色果袋的果实,如套外灰内黑加白棉纸袋的涂抹膨大剂的果实成熟时发生果面褐斑的几率明显高于套外黄内白袋者(表1)。采后贮藏期1个月内,施用膨大剂的套多层深色果袋果实褐变指数为92.81%,未施用膨大剂的为79.21%。
2.3 气候
套袋黄冠梨果面褐斑的发生与成熟期的天气状况有关。在成熟期连续降雨、湿度较大、昼夜温差较大的年份,果面褐斑发生较重。
2.4 单果重
调查发现,采取涂抹膨大剂或大肥大水措施促进果实快速生长的果园,果实发生褐斑的几率明显增大。无论果实发育期间还是采后贮藏期间,均是大型果(单果重超过350g)发病严重,中大果实发病较轻或者不发病。采收时随机对120个套袋黄冠梨果面褐斑数量的统计分析表明,单果重超过350g的果实,其果面褐斑数量呈明显增加趋势,褐斑数量与单果重呈正相关关系(图1)。
2.5 其他
大量施用有机肥作基肥、化肥施用量较少的果园,褐斑发生较轻。果实膨大期施用大量氮肥和钾肥,该病发生较重。沙壤土果园的果实褐斑现象明显轻于粘重土壤果园,两类果园所产果实的褐斑发生率分别为4.12%和6.97%。另外,由原来的鸭梨和雪花梨大树改接的黄冠梨发病更重。
3 套袋黄冠梨果面褐斑与Ca营养的关系
通过观察,未发现套袋黄冠梨果实表面褐斑部位有致病病原物,体外接种试验未导致类似症状出现,因此,该病应视为生理病害。研究表明,套袋黄冠梨果实表面褐斑的发生与果皮Ca含量低下有密切关系。主要证据如下。
3.1 褐斑发生与果皮Ca含量的关系
发生褐斑的套袋黄冠梨果皮中Ca含量、Ca/K和Ca/N均明显低于正常套袋果和未套袋果。即使是未发生褐斑的正常果实,套遮光严重的深色双层果袋的果实Ca含量也低于正常不套袋果实。因此,可以断定褐斑的发生是果实钙营养失调所致。笔者的研究还发现,Ca/K与褐斑发生的关系更为密切。
3.2 果实膨大剂对果皮ca含量的影响
尽管果实膨大剂能明显促进果实生长,但是使用膨大剂的套袋果实其果皮中Ca含量较少(图2),从而对具有“低钙基础”的套袋果实造成新的不利影响。
3.3 单果重与Ca含量的关系
研究表明,较小果实的果皮中Ca含量较高及Ca/Mg、Ca/K和Ca/(Mg+K)比值较高,而特大果(>500g)相反,中等果居中;较小果实的果肉中有较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 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准备知识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doc VIP
- 2019款林肯航海家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财务管理培训之财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PT课件共29张PPT).pptx VIP
- 河北高职单招考试二类单招联考文化试题.docx VIP
- 宅经.pdf VIP
- 金川公司社招技能操作人员考试题.pdf
- 暴雨洪水计算表格.xls VIP
- 年产8万吨乙酸乙酯生产车间的设计论文.docx VIP
-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默写专题训练---看图填诗句类默写.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