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DZ32_900上承式移动模架现浇跨双线箱梁作业指导书
DZ32/900 上承式移动模架现浇32 米跨双线箱梁作业指导书
DSZ32/900 型 承自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
DSZ32/900 型 承自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
移动模架法造梁目前已成为铁路客运专线32 米跨双线箱梁广泛采用
的施工方法, 动模架是本方法施工的主要设备,其技术性能、特点和
施工不同跨度箱梁的适应程度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操作安全、作业循
环周期和工程造价。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梁体混凝土自重产生的挠度,
系统主梁在混凝土浇筑后产生的变形,预应力钢束张拉产生的 度,模
架 动、施工荷载、混凝土收缩及徐变、温度、湿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梁体挠度变化量较大。如何控制以上因素对梁体挠度的影响,是施工中
必须认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本造桥机采用上承自行式结构,利用梁端、承台、桥墩安装支腿,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特点为:
1、采用双主梁结构比采用单主梁结构稳定性更好,抗台风能力强。;
2、采用两跨式结构比采用一跨半式结构,过孔更快捷;
3、采用外模系统横向平 开启和闭合比采用底模单独平 开启和闭
合,可操作性更好,结构更合理且设计新颖;
4、采用外模系统横向平 开启和闭合比采用外模旋转打开式更能适
应桥下净空的限制施工,可适应最低桥下净空的高度为1.7 米;
5、过孔采用电机 动走行,比油缸步履顶推更加连续、方便快捷;
6、 动模架升降、横向开合均采用液压控制,动作平稳、安全可靠;
7、各支腿能够能实现自行过孔就位安装,减少了辅助设备的投入、
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且极大的降低了施工成本;
8、支腿直接支撑在墩顶,对桥墩形状、高度无要求;
9、该造桥机可整体通过连续梁实现桥间转场,方便快捷;主梁系统
不需拆除即可直接通过隧道空间。
一、DZ32/900 上承自行式移动模架结构组成、作业流程:
㈠结构组成:
DZ32/900 上承自行式 动模架是针对铁路客运专线双线整孔桥梁
施工而设计,为上承式结构,能够自行倒装支腿。主要由主梁系统、外
模系统、后主支腿、中主支腿、前辅助支腿、桥面轨道、电气液压系统
及辅助设施等部分组成。
1、主梁系统
主梁系统由并列的2 组纵梁+连接梁、挑梁组成,主要吊挂外模板系
统等设备重量及钢筋、混凝土等结构材料重量。
每组纵梁由3 节承重钢箱梁(13m+12m+13m)+3 节导梁(3 ×11m)组成,
全长 71m。主梁系统从中部剖分,在支腿液压系统的作用下可横向开启
和闭和。浇注状态相邻两组纵梁中心距为7 米,过孔状态为8.5 米。浇
注状态时,钢箱梁的设计刚度大于1/750。
钢箱梁长12-13 米,高2.8 米,翼缘板宽1.6-1.72 米,腹板中心距
1.5 米。钢箱梁接头采用螺栓节点板联结。
导梁空腹式、空翼缘板式结构,接头为螺栓节点板连接。
2、外模系统
4
外模系统由底模横梁,吊挂立 、吊杆、底模、侧模、可调支撑系
组成,荷载通过外模板经可调支撑系传递给底模横梁,底模横梁传递给
吊挂立 和吊杆,最后传递给主梁系统。底模和侧模的线性调整通过可
调支撑系调整,以达到精度要求。外模系统的底模及底模横梁从中部剖
分,每侧均与主梁相联。模板由面板及骨架组焊而成,其面板厚为:6mm-8
mm;每块模板在横向和纵向都有螺栓连接。墩柱处的底模现场使用散模
组立并固定牢靠。外模板应起 ,起 度应按造桥机主梁承受的由实际
混凝土荷载(包括钢筋)+内模自重产生的曲线特征值以及设计要求的预
下 度设置,以使成桥后桥梁曲线与设计值吻合。模架就位后,应调整
底模标高(侧模、翼模也应随底模一起起拱且必须是同一线型同一 量),
使其与所提供 (或修正后)的预 曲线特征值吻合。
外模的设计满足32 米梁且兼顾24m 高梁的预制施工。
外模系统的横向开启和闭合随主梁系统一起完成。
3、内模系统
内模系统可采用自动化液压结构也可采用机械式结构。采用自动化
液压模板,端腔变截面采用人工辅助拼装方式,其余内模板的拆立模均
利用液压油缸收放方式完成,内模板整体自动收缩后从箱内抽出进入下
一孔的钢筋笼内。
内模设计满足32 米梁且兼顾24m 高梁的预制施工。
5
4、后主支腿
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