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学校群体心理.pptVIP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1章-学校群体心理

第十一章 学校群体心理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 一、群体心理的一般问题 (一)群体 群体,又叫社会群体,是两个以上的人在同一目标指引和同一规范的约束之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集合体,也可称为团体。 (二)群体的特征 1、共同的目标 2、共同的情感 3、共同的价值规范 4、一定的组织结构 (三)群体的分类 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2、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3、大群体和小群体 4、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 (四)学校群体的心理效能 1、教育功能 2、归属功能 3、认同功能 4、支持功能 二、班级与班集体 (一)班级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它是按照学生的年龄段和教育管理的需要正式组织起来的群体,故而班级也可以叫做班级群体 (二)班集体及其特征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班集体有它自己的基本特征: 1、班集体的目标特征 2、班集体的价值特征 3、班集体的行动特征 4、班集体的情感特征 (三)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四)班集体的类型 1、简单聚合型 其成员仍然是缺乏联系的相对独立的个体 2、初具雏形型 这种类型的班集体多处于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中期阶段。 3、理想成熟型 这种类型的班集体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最后期,也是学生班集体建设的理想目标。 (五)教师在班集体建设中的职能和作用 1、教师是班集体建设的教育者 2、教师是班集体管理和建设的组织者 3、教师是班集体建设的领导者 4、教师是班集体良好人际关系的创造者 三、学生非正式群体及教育管理 (一)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非正式群体这一概念,是现代管理心理学的先驱者梅奥教授在其著名的霍桑实验(1924-1932)中相对于正式群体第一次提出的。 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明文规定的无形群体;其成员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情感色彩,以个人的喜爱、兴趣、需要等心理相容和一致为基础自然而然结成的群体。 (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1、 学生非正式群体规模小,人数少 2、学生非正式群体规范的无形性以及较强的约束性 3、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情感维系性和心理凝聚性 4、学生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领袖人物)的权威性 5、学生非正式群体内部信息传递的畅通性和随意性 (三)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功能 1、非正式群体能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 2、非正式群体可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助于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巩固 3、非正式群体可以为学生个体提供及时而彻底的物质和精神援助 4、非正式群体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促使个性得到和谐发展,人格更加完善 (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功能 1、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重情感而轻理智的特点,往往会产生不健康的、危害班集体和社会的行为 2、学生非正式群体的高凝聚力可能削弱正式群体,有时会使正式群体处于松散状态 3、学生非正式群体内部信息交流的畅通性、随意性,往往使之成为小道消息和谣言的传播者和制造者 (五)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 1、消除误解和偏见,正确认识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性 2、区分各种非正式群体的不同性质,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3、对学生非正式群体实行目标改造,使之纳入正式轨道 第二节 学校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一、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是指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从而使个人的活动效率与水平提高的现象。 (二)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也叫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懈怠。 二、从众与服从 (一)从众 1、什么是从众 从众是人们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即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表现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人云亦云”即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从众行为。 2、影响从众的因素 群体的一致性 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 群体规模、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文化差异、性别差异等 3、从众的意义 积极意义:从重对于个人适应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消极意义:消极的从众,会助长不良传统的巩固和歪风邪气的蔓延。 (二)服从 1、什么是服从 服从是指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命令而作出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外界的明确要求下发生的。 服从表现为对群体规范与权威的服从两种情况 服从与从众不同 2、影响服从的因素 权威性 命令发出者是否在场 命令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