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社区建筑设计导则及应用指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三养老社区建筑设计导则及应用指南前言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老龄化程度日趋严峻,养老形势十分急迫。目前关于养老设施配建较全面的国家标准包括《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2007)、《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但这些规范尚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比如所规范的养老设施类型不全,养老设施的配置不能与老年人口的规模相对应,对老年社区的设施配建指导性不强等等。另一方面,现行各标准对具体养老设施的定义不统一,容易引起混乱。另外,虽然一些规范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对面积规模、床位数、功能配置等问题进行了技术性规定,但之间缺少协调,也会使设施的配建无所适从。本文以国家规范和标准为基础,以中高收入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案例、数据的分析梳理,为我司承接养老社区的开发、设计提供可控范围指标:基本标准、推荐标准。一、养老社区规划设计1.1规模与选址养老社区的基地选择与规划设计时需要确定的规模,以便确定各项指标。表1规模人数人均用地指标(m2)中型51-150人90-100大型151-200人95-105特大型201人以上100-110新建老年公寓的规模以中型为主,新建养老社区均为特大型规模,其服务半径经常放射到整个区域,可利用设施较少,因此基地选址应从综合开发的角度出发,与社区医疗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其他相应设施配套建设。表2设施类别主要服务内容设置建议老年公寓生活起居、餐饮服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健身用房及室外活动场地等建筑面积不小于30-40m2/床可与老年护理院合建老年人护理院生活护理、餐饮服务、医疗保健、康复用房20床/护理单元建筑面积不小于30-40m2/床可与老年公寓合建老年大学普通教室、多功能教室、专业教室、阅览室及室外活动场地应为5班以上应具有独立的场地、校舍建议规模1500m2老年活动中心活动室、棋牌室、舞厅、放映厅、阅览室、保健室、游泳池、室外活动场地设大于300m2的室外活动场地建议规模1000-4000m2老年服务中心紧急援助、法律援助、家政服务、商业、专业服务等建议规模与项目本身养老业态相匹配。注:表中所列各养老设施面积均为综合指标,根据项目本身养老业态,相应参考。新建养老社区基地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稳定、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通畅、远离污染源、噪声源及危险品生产、储运的区域,基地内不宜有过大、过于复杂的高差。新建养老社区基地用地规模应有远期发展余地,容积率差异较大0.5-1.5,现实中建成或在建的养老社区(老年公寓)容积率甚至更高。养老设施容积率差异较大,全国情况差异也很大,由于城市中心区域用地紧张,作为福利的养老设施取得用地相对困难,若再维持较低的容积率,并不现实。建议对这类机构养老设施只规定建筑面积指标,用地指标可不做要求,但需要养老设施满足日照、通风等卫生以及活动场地的要求等,达到这些标准,建设强度应当不是主要问题。老年人护理院和养老院(老年公寓)服务地理范围相同、服务对象接近、服务内容近似,宜组合设置,以利资源集约、共享。模式和规划设计养老社区模式的多样化和主题化应结合地方特点与需求进行主题性的多样化探索。项目中结合特有的资源与政策等优势与养老结合,并升级整合。相关的养老模式包括医养机构综合体、养老康复社区、全龄混合亲情社区、学院式养老社区、温泉疗养社区、度假社区等主题。设施配置与空间设计的灵活性养老产业的核心是服务。因此对于养老而言,社区的设施配置显得极为重要。目前国内社会养老刚起步,老龄人口对服务设施的需求特点,需求强度、周期等都尚未明朗。尽管有国外的经验可以借鉴,但由于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需要充分考虑设施配置与空间设计的灵活性,使得设施的数量与空间的利用方式可以随着需求的变化与增加进行灵活的调整与适应。1 功能复合多元化的全龄混合社区:主要打造一种适老化的生活社区,适合在城市外围区域开发(直接受城市公共交通辐射),开发规模约500-600亩为合适。开发企业需要自持少量养老物业用于经营,依靠其他物业的销售来盈利。整个社区是年轻人群与健康老人混合居住,并不是仅仅针对老年人的社区。七核心配套包括:老年大学、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医院、护理院、菜市场、食堂、超市、商业街等。2 自然生长型社区:借鉴美国CCRC可持续养老社区的模式,结合老人的健康状况与基地自身的特色资源, 根据走廊的纵深,配备养老产品、教育设施、商业设施、公共设施以及安置与配套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有机功能走廊,最终形成三大功能分区。(1) 国际生活区:通过独栋别墅、老年公寓、康复中心、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