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意义经济中高等教育的自我定位
專題訪談⎯意義經濟中高等教育的自我定位
意義經濟中高等教育的自我定位
受訪者:張校長家宜
訪談者:趙總編輯雅麗
趙總編輯: 「知識經濟」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趨勢下,校長認為高等教育應該如何自
我定位?
張校長:當OECD(1996)發表「知識經濟報告(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report)」,
提出以「知識」為核心的「新經濟」概念後,即宣示全球經濟結構進入後工業時代的新
樣態。大學向來是一個國家人才、科技和創新力量的集中點,大學的研究表現,在相當
程度上,也反映出大學所在地區的創新能力和競爭狀況,以及這個國家未來發展的潛
力。在這一波新經濟趨勢下,高等教育的自我定位,同樣也面臨了再次的省思與檢討。
大學本身不再只是一個訓練「知識經濟」與「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的園地,它本身也是
「知識經濟」與「文化創意產業」的一環,尤其目前國內大學數量由原先的四、五十所
擴張成今日超過一百六十所,這種角色的轉換與衝擊無疑是近幾年來大學數量激增之後
最大的變革,也就是說,老師們在教學生怎麼行銷之前,先得把自己的課程行銷出去。
事實上,「知識經濟」與「文化創意產業」的浪潮所牽涉到的「新經濟」現象,不
只是一種新的經濟型態,也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在所謂「舊經濟」時代,市場與產業
型態是「穩定的、機械的、區域的、以資本為主的」,其中企業優勢是來自於擴大規模
以降低成本,而舊經濟時代的工作人力往往也只需要一項技能或學位。但在「新經濟」
時代,市場與產業型態是「變動的、數位的、全球的、以知識與創新為主的」,企業的
獲利是來自於品質以及對市場回應的時效,同時就業人力必須藉由終身學習才能滿足市
場快速的變遷。
另一方面,數位化、資訊化的科技為我們帶來快速取得的資訊與新的人際互動方
式,不僅影響我們的生活型態,也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觀,最特殊的是,在新經濟時代,
「產業產值」與「生活品質」的界線更為模糊,相互的影響也更為迅速,「生活品質」
105
人文社會學刊五十五週年校慶特刊
成為我們評估個人或整體社會之「經濟產值」的重要指標,同時,我們提升「生活品質」
的動力,也進一步轉換成「產業產值」的主要來源。
趙總編輯:知識經濟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趨勢,不僅是一種經濟典範的轉移,也是一
種社會典範的轉移,面對此一趨勢,高等教育如何培育相關人才?其思維、作法與策略,
和過去的傳統教育觀點有何互通與互異之處?
張校長:就高等教育而言,「知識經濟」與「文化創意產業」所帶來的轉變都值得我們
高度重視,例如:就兩者的特徵看來,高等教育機構已經從一個穩定的、與社會發展無
關的「知識提供者」、或「旁觀者」,變成本身也處於「文化產業」變局中的競爭者。
就經濟型態的轉變而言,各系所的發展規劃、課程設計,是否符合相關領域中學生未來
進入就業市場時人力需求的趨勢,雖然大學四年教育並不一定能決定一個人一輩子的職
業發展方向,但是,學生進入就業市場的前二、三年所需的知識技能,不應該與在校所
學的產生太大的脫節,這也是一般家長和社會的普遍期待。如果社會上的就業人力普遍
呈現出與大學所學「學非所用」的結構,那就是高等教育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這表示
學校從「基礎、通識」到「專業、整合」的課程都要通盤、精準的規劃,並且也要能快
速反應出這種「新經濟」的脈動。如果「終身學習」將成為未來教育市場的主流,那麼
大學教育與回流教育的比重與設計是否需要再重新思考?
近來,在「知識經濟」與「文化創意產業」的浪潮中,我們經常可以從報章雜誌看
到,不管是在高科技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或傳統產業中,科技整合、品牌行銷、高素質
研發人力等的「人力缺口」,一直是提升競爭力時很大的瓶頸,也是政府在扶植產業轉
型上的困難,而這些都顯現了學校對於當今社會的需求與反映存在著若干「延遲」的現
象。同時,生活方式的轉變,將形成新的學習環境。從網際網路到電視頻道等管道,學
生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暴露在「非課程」的資訊環境中,不僅形成新的資訊閱讀方式,
同時也形成新的資訊價值判斷,這些外在豐富多變的資訊環境,將對課堂上的課程學習
方式帶來新的挑戰與競爭,豐富的資訊環境會讓學生更具有批判能力,但速食化的資訊
獲取,也會讓學生對艱澀的課堂知識更為卻步與排斥。
當知識的「時效性」快速消失,學校不再是高高在上、一方獨大的知識殿堂,來不
10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TG-T-5190-2019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doc
- 房产勘察与带看.ppt VIP
- 学习小窍门教案 .pdf VIP
- PLA 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第2019007期)-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pdf VIP
- 公司法修订背景下禁止财务资助规则的构建与完善.docx VIP
- 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开发政策梳理.docx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24-2025年《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考试题库测试题目竞赛试卷2份(有答案).pdf VIP
- ATV630_650变频器编程手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