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复习导学案(文言5-8)
第五课时
考试要求一: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理解文中常用的实词。
【方法指导】
1、通假字: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在解释通假字的时候,要先写出其本字,然后再解释其语境义。
2、古今异义词:需进行整理并识记,但如果一个一个去找,可能太麻烦,建议大家在复习中要加强合作:几个人一组分册整理,最后再汇总。一定要注意词不离句,在课外文言文中要仔细辨别,避免误读。
3、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打洞”。 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
4、一词多义及其他重要实词:复习过程中要做到,①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并能在阅读中加以运用。
【真题引路】
(一)、阅读《曹刿论战》(原文略),完成下列试题:(2009年北京怀柔中考试题)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齐师伐我( )(2)牺牲玉帛( )(3)小大之狱(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1)肉食者鄙 (2)可以一战
(3)一鼓作气
3、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
(二)、阅读《私心》,回答问题:(2009年贵州遵义中考试题)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5分)
① 辄叱遣之 辄: ② 时人方之前朝贡禹 方:
③ 然少蕴藉 然: ④ 若是者 是:
⑤ 岂可谓无私乎 谓: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 或问伦曰:“公有私乎?”
② 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3、你怎样看待第五伦的“私心”?(3分)
【课外训练】文言文阅读:(2009年广西南宁中考试题)
(一)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间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