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昆虫学实习报告-ding.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园艺昆虫学实习报告-ding

西 南 林 学 院 本科课程实习报告 (此报告样式仅供参考,同学们可根据实习情况 对相关内容进行增加或删改) 实习课程:生 物 防治 班 级:级植物保护专业 报告撰写人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二00八年 六月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参观学习生物杀虫剂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实验室的设备参观学习生物杀虫剂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实验室的设备..种类鉴定。 .对调查时间分配2011-6-29 2.采集用具:主要包括捕虫网、酒精瓶、三角纸袋、塑料袋、小镊子、扩大镜、铅笔、记录本等。 3.采集方法:扫网、搜索等 4.天敌调查与标本采集:本次以西山林区为调查基地。通过踏查,简要记载植物组成、树龄、郁闭度、树高、地被物、坡向、坡度、地形地势等。在不同的小生境内观察并采集昆虫标本。 6.昆虫标本的鉴定:利用检索表和有关昆虫图谱,鉴定昆虫及其天敌。 六、调查结果 1.介绍你所了解的生物杀虫剂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工艺流程Lachnidae 琵琶 草蛉 Chrysopa perla 黑蜕白轮盾蚧 Aulacasips roarun Borchenius 滇润楠 食蚜蝇科(Syrphidae)Ceroplastes rubens Maskell 桂花 姬蜂科(IchneunmonidaePsyllidae 石楠 九星瓢虫 Coelophora inaequalls 梨网蝽 Stephanitis nashi Esaki et Takeya 桂花 6.吹棉蚧 Icerya purchasi Maskell 小叶女贞 4.对所采集昆虫的组成与结构、习性等进行分析,比较植食性昆虫与肉食性昆虫间的相互关系。 瓢虫科Coccinellidae 中、小型;体背面圆隆,腹面平坦;跗节为隐四节类;常具鲜明色斑的甲虫。本科昆虫通称瓢虫。在植物上捕食蚜虫、 介壳虫、粉虱、叶螨等。虽有少数瓢虫为害栽培作物,但大多数种类为农作物害虫的天敌。 ①典型的跗节为隐四节类,第2节宽大,第3节特别细小,第4节特别细长,第3、4节连成一体,细长,称附爪端节,自第2节的凹陷或分裂中伸出;一些种类第3节退化或与第4节愈合,因而附爪端节仅有1节;但在 4节瓢虫亚科中,附节的第2节不特别宽大,第3节不特别细小,第4节不特别细长,构成4节式; ②可见的第1腹板在基节窝之后有后基线,仅少数属不具此特征; ③下鄂须末节斧状,两侧向末端扩大,或两侧相互平行;如果两侧向末端收窄,则至少前端减薄而且平截;但小艳瓢虫亚科的下颚须末节锥形、长锥形、卵形或圆筒形而向末端缩小。   大多数瓢虫同时具有上述3个特征。仅有少数类群只具备其中的两个特征。 瓢虫亚科的大部分和刻眼瓢虫亚科主要以蚜虫为食,小毛瓢虫亚科和小艳瓢虫亚科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其中食螨瓢虫族专食叶螨,是叶螨的重要天敌;隐胫瓢虫亚科捕食蚜虫和介壳虫;盔唇瓢虫亚科捕食有蜡质覆盖物的介壳虫(如盾蚧、蜡蚧等),其唇基向两侧和向前伸展,成为掀开蜡质介壳的特殊构造;四节瓢虫亚科和红瓢虫亚科取食绵蚜和绵蚧,其幼虫背面亦覆盖蜡粉或蜡质丝,外形与取食对象相似(拟态)。在捕食性的瓢虫中,七星瓢虫是古北界常见的蚜虫天敌,中国采取助迁和保护的方法用它来防治棉蚜。七星瓢虫分布广,是麦蚜、棉蚜和花生蚜等的重要天敌。国内自从60年代报道了异色飘虫聚群越冬习性以来,对该虫进行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工作。有对其越冬场所的考察,有对其发生和生活习性的研究,有对黄瓜蚜虫防治的研究,有对棉蚜防治的试验等等。但是,由于异色瓢虫成虫有趋高扩散性,不易建立种群基地,幼虫有自相残杀习性,不易大批群体饲养。因此,在生产应用上,异色飘虫一直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虽然在国际生防科技上偏重生物农药、忽视天敌昆虫研究的倾向有了显著转变。但是天敌昆虫在保护利用方面仍有不少问题。人们只注意到一些天敌种类对另一些种类害虫起到防治作用并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对整个生态系统中有用天敌的保护利用还做得很不够,特别是从事直接生产的生产者,要让他们懂得自已从事的农事活动(如耕作、栽培等)中也要自觉地保护天敌资源(1995,杨林)。随着科学的进步,生物防治的理论和实践在不断地丰富和充实。天敌引种作为生物防治的技术手段之一也必将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提高。 七、根据所见所闻、调查情况谈谈自已的收获体会。 可从实习过程、学到的知识、实习中的感受对本课程实习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来写 3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