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级规划精品教材课件《担保物权法原理》21世纪民商法律系列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41PPT)
二、留置权的本质 (一)留置权为私力救济性的权利 (二)留置权为法定担保物权 (三)留置权是以占有为基础的权利 三、留置权与相关权利之关系 (一)留置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 1.留置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差别: 留置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最大区别在于:留置权为担保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仅为债法上的抗辩权。 2.留置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竞合 (1)非竞合说 (2)竞合说 (二)留置权与动产质权 留置权与动产质权不仅在标的物上一致,而且都以债权人占有他人的动产为特征,但这依然无法掩盖二者之间的巨大差别: (1)留置权为法定担保物权,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时自动创设,不需要也不能依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设定;动产质权为意定担保物权,通常基于当事人之间的合意(特殊情况下也可基于单方行为,如遗赠)而产生。 (四)责任转质的性质 由于责任转质未获得出质人承诺,乃质权人基于其地位而擅自设质,使得责任转质的性质成为争论不休的问题。主要有四种学说: 1.附解除条件质权让与说; 2.质权出质说; 3.债权与质权共同出质说; 4.质物再度出质说。 (五)转质的法理根据 关于转质的法理根据,就承诺转质而言,在于出质人的承诺授予了质权人对质物的处分权即转质权。但在责任转质,由于其本质为质权人对质物的擅自转质,质权人能否本于其质权当然获得转质权,且其何以能取得转质权,则大有疑问。 只要法律合理规范转质人的责任和转质权的效力,出质人不会因转质而加重负担,反之,若法律彻底禁止转质,出质人反倒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六)我国转质制度的立法完善 我国《担保法》中并无转质的规定,《担保法解释》第94条规定了承诺转质,并明确将责任转质定性为无效,出于责任转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物权法》第217条事实上承认了责任转质,但对其构造与效力规定得并不明朗,应按前述分析进一步具体化。必须指出的是,《担保法解释》第94条规定承诺转质所担保的债权应在原质权担保的债权范围之内,超过的部分不具有优先受偿效力,不符合承诺转质的独立性特征,混淆了承诺转质和责任转质的效力,应予修改。 第七章 问题与思考 1.罗马法与日耳曼法上质权之差异何在? 2.不动产质权衰落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3.质权所生留置权与原始留置权的关系是什么? 4.我国现行法是否承认了责任转质? 第八章 质权各论 第一节 动产质权 第二节 权利质权 第一节 动产质权 一、动产质权的取得 (一)非依法律行为取得质权 非依法律行为取得质权,主要包括法定质权的取得、时效取得、继承取得和善意取得。 (二)动产质权的设定 动产质权虽然也可依法律行为以外的其他法律事实而发生,但多数是依法律行为而发生。 根据我国《物权法》第208条和第210条的规定,动产质权之设定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当事人 质权设定的当事人是出质人和质权人。所谓出质人是指提供质物供债权人设定质权之人,通常是质物的所有权人。 2.设定行为 (1)质权合同; (2)交付质物。 3.质物 质物作为担保物之一种,当然具有物、担保物的一般属性,如特定性、独立性、可让与性等,唯有学者认为质物还应具有留置性,船舶、航空器等不适于留置之动产不能设定质权,但我们认为,船舶、航空器等价值巨大,在此类物品上设定质权的确不能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但当事人明知出质不经济却仍然要以此类物品出质,法律实无禁止之必要,因而留置性不应成为质物之属性。 (三)动产质权的让与 动产质权作为无专属性财产权之一种,当然可以让与,但由于动产质权乃主债权之从权利,因而动产质权不得离开主债权而单独让与,所以所谓质权之让与实际上是质权随主债权让与而让与,而不是在质权人与质权受让人之间实施质权让与行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称此种情形为动产质权之让与并不妥当,称为动产质权的转移可能更为妥当。 二、动产质权的效力 动产质权作为质权之一种,当然具有担保物权和质权的共通效力,但除此之外,动产质权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效力: (一)动产质权人的保管义务和费用偿还请求权 (二)动产质权人的孳息收取权 1.孳息收取权概述; 2.收取孳息的范围; 3.孳息收取之注意义务; 4.孳息收取权之行使。 (三)动产质权人之质物变价权 三、动产质权的消灭 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共同消灭原因当然适用于动产质权,如被担保债权消灭、担保物权(质权)实现、担保标的物(质物)灭失、质权与所有权混同等都可能产生质权消灭的结果,但除此之外,动产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优秀到卓越台湾精英庄秀凤分享演讲(保险网络).ppt
- 代理商经营-自我管理的八大技能.ppt
-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医院学科建设(院长助理王卫明) -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ppt
- 企业制度和执行力建设(ppt).ppt
- 企业并购重组操作实务.ppt.ppt
- 企业并购重组所得税政策解读(2010版)..ppt
- 中华礼仪小故事.ppt.ppt
- 企业战略态势分析【ppt】.ppt
- 企业核心竞争力【ppt】.ppt
- 企业全面可视化管理(ppt 184页).ppt
- 国庆节爱国主题班会ppt课件[精华].ppt
- 国有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思考ppt.ppt
- 国家精品课程示范——国际市场营销实务课程设计.ppt
-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跨文化沟通(PPT-46).ppt
- 国际商务谈判 Chapter 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ntract Negotiation.ppt
- 国际商务单证务实.ppt
- 国际商法 公司法Unit+1+different+organizations.ppt
- 国际商务谈判课件.ppt.ppt
- 国际市场营销学 第二章 国际营销的全球环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ppt
- 国际市场营销学 第十三章 国际营销渠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