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莫里哀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莫里哀1

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敢模仿他。 ——歌德 第二节 莫里哀与《伪君子》 一、生平与创作(1622——1673) (一)终身献给戏剧事业 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 21岁,光耀剧团,取艺名 13年流浪生涯,文化弃儿 1673年2月17日,咯血而亡 莫里哀的声誉 莫里哀生前未能成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如今,他的半身石像被立在学士院大厅里,下面刻着: 就他的光荣而言,并没有缺少什么; 就我们的光荣而论,倒是缺少了他。 (二)创作分期 (P112—P113) 1.早期(1659-1663)风俗喜剧时期。主要内容是嘲笑社会浮夸风气,抨击封建道德和夫权思想。重要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和《太太学堂》。 2.中期(1664——1669)性格喜剧时期。作品的思想性、战斗性和艺术性都达到最高水平。主要内容是讽刺宗教伪善和拜金主义。重要作品有:《伪君子》、《唐璜》、《恨世者》、《悭吝人》。 3.晚期(1669-1773)舞蹈喜剧和滑稽喜剧时期,主要内容是嘲笑贵族资产阶级恶习,赞美下层人民的智慧。艺术上运用民间闹剧的艺术传统,重要作品有《贵人迷》、《司卡班的诡计》。 二、作品选介(自学) 1.《可笑的女才子》 本剧嘲笑巴黎贵族社会故做风雅的浮夸风气。两个从外省来到巴黎的资产阶级女子玛德隆和卡多丝,崇拜贵族社会咬文嚼字,故作风雅的沙龙风习,装腔作势,满口雅语,受到两个冒充贵族的仆人的捉弄。 她们为自己有一个市民父亲感到惭愧:“我真替他惭愧。我很难相信我是他的亲生女儿,我想总有一天会发生一件意外的事,把我的本来的高贵的出身发现出来。” 咬文嚼字的语言 镜子:“丰韵的顾问”。 椅子:“谈话的舒适”。 跳舞:“赋予我们脚步的灵魂”。 玛德隆:“快点把‘谈话的舒适’搬来。” 卡多丝:“先生,您不要这样坚决拒绝这张靠背椅的请求啊,它向您伸着双臂已经有一刻钟了;稍稍满足一下它想拥抱您的意愿吧。” 文艺沙龙 沙龙是法语“Salon”的音译,就是会客室,客厅的意思。文艺沙龙是17世纪欧洲上流社会借以谈论文学艺术或政治问题的社交场所。文艺沙龙的陈设,人们的谈吐以高雅为准则,举止造作,装腔作势,他们把“椅子”叫做“谈话的舒适”,把“哑巴”叫做“丢失了语言的人”把“喝水”叫做“一次内部的洗浴”。在文艺沙龙里产生的文学统称贵族沙龙文学。他们在文学史上没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 2.《太太学堂》 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开山之作 。开近代问题剧之先河。西方戏剧史上三大表现妇女问题的剧作之一(另两部是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剧中的主角阿尔诺尔弗是个夫权主义者,为了培养一个百依百顺的妻子,他买了一个四岁的小女孩阿涅丝,把她送进修道院。在他看来,一个妻子只要懂得祷告上帝、爱丈夫、缝缝纺纺就足够,最好是一个白痴。13年后,阿涅丝被接出了修道院,果然驯服温顺。然而,阿涅丝一旦同社会接触,青春的觉醒就使她爱上了青年贺拉斯。封建桎梏挡不住爱情的力量,她马上变得聪明起来,最终设法逃出了阿尔诺尔弗的家庭。 3.《悭吝人》 莫里哀的代表作之一。取材于古罗马戏剧家普劳图斯的喜剧《一坛黄金》。 人物:阿巴贡、克莱昂特、艾莉丝、法赖尔、玛丽雅娜、昂塞耳默 剧中主人公、高利贷者阿巴贡是法国文学最著名的形象之一,在他身上体现了处于发展初期的资产者极度贪婪和吝啬的性格特征:他把金币埋在地里,又总疑心被人发现;他希望儿子娶个有钱的寡妇,女儿则嫁给一个有钱的老爵爷;在请客前,他教导仆人怎样在酒里多兑水,怎样专门搭配不对胃口的东西,让客人一吃就饱; 仆人说阿巴贡的马已经瘦得只剩马架子、马影子、马样子;传说阿巴贡在自己印的历书上,把吃斋的日子加了一倍;又有人说一次他去马棚里偷喂马的荞麦,结果挨了车夫一顿好揍;当他发现钱被偷了,痛不欲生,呼天抢地地叫喊:“我完了,叫人暗害啦,叫人抹脖子啦”——莫里哀用一支神来之笔,把资产阶级爱财如命的本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在后来的法语中,“阿巴贡”几乎成了“守财奴”、“吝啬鬼”的同义词。 4.《贵人迷》 17世纪法国巴洛克艺术流行芭蕾舞剧,也影响了莫里哀的喜剧,《贵人迷》是莫里哀与巴洛克作曲家吕利合作的芭蕾喜剧,讽刺贵族社会附庸风雅。 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不学无术,一心想当贵族的资产者汝尔丹先生形象。他学贵族言谈举止、鞠躬行礼、音乐舞蹈、穿着打扮,一切以附庸风雅为本。他坚持要女儿嫁一位贵族,但女儿爱上了英俊的克莱翁特,遭汝尔丹阻挠。于是克莱翁特化妆成土耳其王子去求亲, 并赐汝尔丹爵位,使得汝尔丹欣喜若狂的把女儿嫁给了他。喜剧在盛大的芭蕾舞中结束。 汝尔丹写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