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放松功 - 副本.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节 放松功 - 副本

放松功 一、概说 二、功法 三、应用 一、概说 放松功是静功的一种,是通过大脑思维意识的放松,把身体调整到自然、轻松、舒适,解除身心紧张状态,以消除身体和大脑的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同时能使意念逐渐集中,排除杂念,安定心神,疏通经络,协调脏腑,有助于增强体质,防治疾病。 放松功是近代人在继承古人静坐意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功法,侧重精神内守,意导气行,与慢细匀长的呼吸配合。古代有类似的修炼内容,如《苏沈良方》中的“静守”、“静坐”,近代丁福保介绍的“松弛法”,美国的“渐进性放松疗法”、日本的“松弛反应”、前苏联的“自我暗示、放松训练法”都与放松功相似。 该功法具有安全有效,不受环境条件地点的限制,易学、易练、易见效等特点,站、坐、卧、行均可。既适合健康人练习,是练功入静的基础,又适合患者康复练习。能促进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是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功法之一。 二、功法 ㈠ 意松法 ⒈ 松通养心法 ⒉ 三线放松法 ⒊ 分段放松法 ⒋ 局部放松法 ⒌ 整体放松法 ⒍ 倒行放松法 ㈡ 振颤放松法 ㈢ 拍打放松法 ⒈ 松通养心法 ⑴ 姿势:站、坐、卧、行均可。 ⑵ 呼吸:采用自然呼吸或腹式呼吸。 ⑶ 意念:头→颈→肩→上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手→胸背→腰腹→髋关节→大腿→膝关节→小腿→踝关节→脚。 意想每个部位,连续“松”3次。 ⒈ 松通养心法 然后,男子左手在内,女子右手在内,双手轻轻按于腹部,意守肚脐,眼看肚脐,耳听肚脐;意守脐下3寸丹田,眼看丹田,耳听丹田;意守两肾间的命门穴,眼看命门,耳听命门。 再静立片刻,待口中津液增多,将津液先后分三次吞咽,用意引至下丹田,名为“玉液还丹”。咽津3次后,两手相搓如火,做干洗面、梳头,缓慢转动颈部,松肩,活动腰,随意散步,即可收功。 ⒈ 松通养心法 该法通过“松”而达到“通”的目的,“松”是“通”的关键,而“通”是治愈疾病的关键环节,能使浊气下降,清气上升,气血畅通,身体轻捷。 此外,玉液吞咽有助于健胃、消食,治疗消化不良等病症。具有补养精气,使肾水上升,心火下降,水火既济,实于腹田,虚其心怀的作用。 ⒉ 三线放松法 ⑴ 姿势:站、坐、卧、行。 ⑵ 呼吸:一般从自然呼吸开始,逐步过渡到腹式呼吸。呼吸与默念相结合,吸气时静静的观想松的部位,呼气时默想部位“松” 。 ⑶ 意念:属流动性意守。 自然站式:两脚平分,与肩同宽,两足尖微向内扣,膝关节略微弯曲,膝盖不超出足尖,腰部伸展,臀部似坐高凳,上身正直,含胸拔背,松肩,坠肘,虚腋,两手放在身体两侧,头部正直,双目轻合,舌抵上腭,下颌微收。 下按式站桩 平坐式:练功者坐在方凳的前三分之一,凳子的高度应与小腿长度相等,坐下后大腿与地面平行,两膝弯曲成90°,两脚平分,与肩同宽,头身正直,双臂自然下垂,两手自然安放在大腿上,手心向下。 靠坐式:除背部可以轻靠在椅背或沙发上之外,其余的姿势均同平坐式。由于背向后靠了,两足可以略向前伸一些。 仰卧式:平躺在床上,仰面朝天,头部正直,口眼轻闭,四肢自然伸展,两腿并拢,足尖自然斜向两侧,双臂自然分放在身体两侧,双手掌心向内,轻贴在大腿外侧。 ⒉ 三线放松法 第一条线:头部两侧、颈部两侧、两肩、两上臂、两肘关节、两前臂、两腕关节、两手、十指、中指(中冲穴)。 第二条线: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前面、两膝关节、两小腿前面、两足背、十趾、足大指(大敦穴) 。 第三条线:后脑部、项部、背部、腰部、两大腿后面、两腘窝、两小腿后面、两足跟、两足底、前脚心(涌泉穴) 。 收功:做完三条线的放松练习后,将意念收回,观想肚脐内丹田处,意守3~5分钟结束。 第一条线 头部两侧 颈部两侧 两肩 两上臂 两肘关节 两前臂 两腕关节 两手 十指 中指(中冲穴) 第二条线 面部 颈部 胸部 腹部 两大腿前面 两膝关节 两小腿前面 两足背 十趾 足大指(大敦穴) 第三条线 后脑部 项部 背部 腰部 两大腿后面 两腘窝 两小腿后面 两足跟 两足底 前脚心(涌泉穴) 丹田—脐中。 ⒊ 分段放松法 把全身分成若干段,自上而下分段进行放松,常用的分段有2种: ⑴ 头部→肩臂手→胸部→腹部→两腿→两脚。 ⑵ 头部→颈部→两上肢→胸腹背腰→两大腿→两小腿及脚。 注意一段,默念“松”2~3遍,再注意下一段,周而复始,放松2~3个循环,止息点在脐中。本法适用于初练功对三线放松感到部位多,记忆有困难者。 ⒋ 局部放松法 在三线放松的基础上,单独就身体的某一病变部位或某一紧张点,默念“松”20~30次。本法适用于三线放松掌握得比较好,而病变部位或紧张点有可能进行放松者,如青光眼的眼部、肝病的肝区等。 ⒌ 整体放松法 就整个身体作为一个部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