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的流失与回归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doc

中国文物的流失与回归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物的流失与回归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中国文物的流失与回归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16遗产保护理论 中国文物的流失 与回归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汪酷张居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安徽合肥230026) 内容提要:由于历史的原因,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其回归的常见渠道有 三种:回赠,回购和讨还.虽然我国已参加了四个保护文物的国际公约,但回归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 问题仍然阻碍了我国流失文物的回归.纵观研究状况可知,对中国文物的流失与回归问题的研究有 待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中国文物流失回归回顾前瞻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璀璨,是闻名世界的文物 大国.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坚船利炮轰 开国门,从此便开始了中国一个多世纪的文物流 失屈辱史.明晰文物流失的原因与途径,文物回归 的肇始和渠道,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更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写作的目的在于综合分析 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文物 的流失与回归问题的研究提出一些看法,希望能 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促进这一研究的进一步深 入. 一 流失文物与回归文物性质的研究 1.”流失文物”的定义和定性 对”流失文物”的认识缘自中华社会文化发展 基金会抢救流失海#1-文物专项基金1提出的说 法,即”流失文物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49 年新中国建立的一百余年间,因战争被劫掠的文 物,以及因为盗掘,盗凿,不正当贸易等非法的和 不道德的方式流散国外的文物”. 对于这个定义,笔者认为把流失文物的时间 界限框定在1840~1949年的一百余年间似乎还 有再讨论的必要.不可否认,那一百余年是中国文 物疯狂#1-流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不再有因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基金项目 战争哄抢而造成的文物流失,但因偷盗走私而流 失的文物数量也绝不在少数,所以笔者认为在定 义流失文物时最好也能够考虑到后者. 若用更为准确的法律术语对流失海外文物进 行定性,流失海外文物应是指非法出口文物】.国 际社会对文物合法出口的公认做法是对出口文物 实行许可证制度,凡是经文物原主国同意,并发给 出口许可证的某件文物出境,则是合法出口的文 物;反之,则是非法出口的文物.不论是什么方式 的非法出口,都可称为流失海外文物. 中国在1930年6月由国民政府公布《古物保 护法》开始实行文物出口许可证制度.新中国成立 后,1950年5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 的第一个保护文物法令《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 暂行办法》也对文物出口许可有明确规定.此后, 我国一直实行文物出口许可证制度,直到2002年 10月28日公布实施的新《文物保护法》更加完善 了文物出口许可证制度.据此,凡是未经国务院文 物行政部门指定的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同 意,并发给文物出境许可证从指定海关出境,而采 取其他任何方式方法出境的文物,都是非法流失 海外的文物. 2008—05一l9 汪拮(1981~),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物的流失与回归问题. 张居中(1953~),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新石器时代考古,环境考古,农业考古等. 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资助项目(GBKT200701) 《东南文,fig}2009年第1期总第207期17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近代流失海外 的文物则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有西7yY,.I强在侵略 战争中直接掠夺走的文物,外国团体或个人非法 盗掘,骗取,收买并贩运,出境的文物等,这些文物 按国际惯例推定都是非法出口,也都属于中国流 失海外的文物. 2.”回归文物”的定义 相对于流失文物,回归文物的概念比较模棱 两可,笔者还没有在哪篇文章或i2:着上看到有关 “回归文物”的定义.既然现在我国政府大力呼吁 要通过种种渠道促成流失f~’l-的中国文物早日回 归,那么首先搞清楚何谓流失文物,何谓回归文物 是相当有必要的.因为并不是所有在海外的中国 文物都是要求其回归的,其中那些通过古代贸易 或馈赠等正规渠道流散到海外的文物就不在回归 之列,它们是属于”海外藏中国文物”而不是”流失 文物”.另外,也并不是所有通过文物艺术品市场 拍卖而回流的文物都是回归文物,因为它们可能 会由于”价高者得”而再次流出国门. 因此,笔者认为那些爱国人士捐赠的,国家使 用法律和外交手段索还的或出资购回的,以及通 过文物艺术品市场回流的并由国内文博机构或私 人收藏者等永久收藏的流失文物才可称得上是回 归文物.当然,这只是笔者的浅见,还需进一步地 研究探讨. 二文物流失的方式与现状研究 1.中国文物的流失方式 现在我们所说的中国文物的大规模流失一般 始于鸦片战争时期外国列强对中国文物疯狂的劫 掠,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笔者认为中国文物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