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段数学教材编排介绍及教学中应注意问题.doc

第二学段数学教材编排介绍及教学中应注意问题.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学段数学教材编排介绍及教学中应注意问题

第二学段数学教材编排介绍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 卢江 (2007.1) ◎ 前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 1.课改实验进入第六年,面临总结与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入第六年,据说今年(春季)将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之后召开课改总结会。 2.正在对《课标(实验本)》进行修订。 各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本)》正在修订之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得比较早,从2005年5月成立修订组开始修订工作以来,已经1年7个月了。经过反复征求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几经修改,已有了“修改稿”。据说要到召开“课改总结会”时颁布。 3.各版本的实验教材都在准备修订或正在修订之中。 人教版教材修订研究工作已经启动。通过不同渠道收集意见与建议,召开过多个不同层次的研讨会,国内外教材的比较研究,等等。今年上半年将进入具体修改阶段,一旦《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颁布,将进一步调整准备送审修订后的各册教材。 4.对课改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讨论或争论,获得了一些共识。 2005年以来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讨论甚至争论。例如, (1)据报道,2005年3月,曾有90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呼吁尽快修订新的数学课程标准。4月30日出版的《数学通报》,以较大篇幅刊登了《2005年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实录》,主题便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回顾与讨论”,其中不乏数学界对初中数学新课改的批评意见。《小学数学教育》2005年第5期课程 教材 教法曹培英关于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基于实际存在的问题分析,美数学教师会(NCTM)《课程焦点》。《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11日教育部召开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研讨会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思考》的报告 (1)一些文字的表述不易理解。如:数感、符号感等 (2)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有待于进一步合理化。 (3)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的操作性不强。 (4)数学家们认为,知识水平降低,推理能力下降。 2.修订工作进行的过程: (1)第一次修订大约从2003年第四季度开始进行,2004年初年我们也收到过“征求意见稿”。 (2)第二次修订于2005年5月开始,重新组织专家成立修订组,史宁中 ○ 双基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关系; ○ 教材、教学的学科逻辑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关系; ○ 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接受性学习与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的关系; ○ 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能适应农村教育教学条件的问题; ○ 中国国情与有选择地汲取西方经验的关系; ○ 可操作性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关系; ○ 合理、辩证的对待并处理好数学家们的意见; 等等,…… 4.如何改变标准? 史宁中教授在报告“关于《数学课程标准》的若干思考”中认为: ○ 应把“双基”改变“四基”,即改为关于数学的: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 希望能够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能够: 继续: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的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 学会:启发学生领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 不是简单的叠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相互促进的。加上了后面的“两基”,就必须改造传统的“双基”,给出充分的空间与时间;在教学活动中“基本思想”将是主线,“基本活动经验”将成为重要的形式。 “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在具体的问题中,会涉及到数学抽象、数学模型、等量替换、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但最上位的思想还是演绎和归纳。 5.对《课标(修订稿)》的理解。 (1)“修改稿”对“实验稿”肯定的方面: ○ 基本认同《课标(实验稿)》的基本理念。 ○ 认可《课标(实验稿)》的三维目标框架。 ○《课标(实验稿)》小学部分的教学内容基本合理,改变不大。 (2)与对《课标(实验稿)》比较,《课标(修订稿)》的变化: ① 对数学概念的陈述变化:回归本质。 《课标(实验稿)》: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课标(修订稿)》: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恩格斯的定义。)。 ② 基本理念的变化 ○ 关于对数学课程的要求: 《课标(实验稿)》:数学课程“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标(修订稿)》:“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关于课程内容,强调了: ·数学结论、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统一 ·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直观与抽象、联系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