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科学课件10 肺心病教学教材.ppt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复旦大学附属 华东医院 呼吸科 朱惠莉 呼吸系统疾病 概 述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 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临床上以后者多见。 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 定 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者为慢性缺氧血性肺源性心脏病,俗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 概 述 支气管肺组织、血管或胸廓慢性病变 肺血管阻力升高 肺动脉压力升高 右心室肥厚 扩张 右心衰竭一系列表现 流行病学 据在全国调查了二千多万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为0.4%; 居住在高原(如 东北、华北、西北),日照不足又过于潮湿的西南地区及抽烟的人群患病率为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随职业的不同患病率依次为工人、农民及一般城市居民; 本病占住院心脏病的构成比为46%~38.5%。多数地区占第3、4位,在气候严寒的北方 及潮湿的西南地区则为首位。 发病机制 导致肺血管阻力升高和肺动脉压力升高的因素 血管收缩:属功能性,多见于缺氧、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时:可有多种原因,只要其导致慢性长期改变 血管炎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如慢支累及周围血管时 肺泡内血管受压:如肺气肿时 肺泡毛细血管网毁损:如肺气肿或肺大泡形成时 肺血管重建:与缺氧等引起细胞因子分泌有关,具体不详 血容量增多和血粘稠度升高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 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 肺动脉高压标准 由心、肺和肺血管疾病引起 海平面静息时肺A平均压≥ 35mmHg为显性肺A高压 静息时肺A平均压<25mmHg,运动后≥ 35mmHg为隐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分类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特发性和家族性肺动脉高压; 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 呼吸系统疾病和(或)缺氧相关的肺动脉高压; 慢性血栓和(或)栓塞性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其他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分类 病因分类:原发性、继发性 血液动力学改变分类: 毛细血管前性肺动脉高压 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 毛细血管后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分级 轻度:PAPm 35~44mmHg 中度:PAPm 45~55mmHg 重度:PAPm 55mmHg 毛细血管受压数 量减少和管壁炎 使阻力增加 缺氧和CO2潴留 使血管痉挛 血容量和粘度使 血流阻力增加 肺动脉阻 力增加, 肺动脉压 力增加 右心负荷 增加,右 室肥厚 右 室 衰 竭 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肺动脉高压症状与体征: 原发疾病的表现 :因病而异 肺动脉高压表现: 1、P2亢进 2、辅助检查:如胸片肺动段突出、右下 肺动脉干扩张等 右心室肥厚表现: 1、剑突下心脏搏动或心音增强 2、活动后心悸 3、辅助检查:如胸片、心脏超声、心电图等 右心室扩大衰竭表现: 1、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收缩期杂音 2、上腔静脉回流受阻:颈静脉充盈(?) 3、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肝肿大(?)、下肢水肿、腹水 呼吸衰竭表现 肺、心功能代偿期 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包括肺动脉高压和右室肥厚的表现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有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表现 并发症 肺性脑病 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心律失常 休克 消化道出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二图一片——协助诊断(主要是发现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右心室扩大者) 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胸片 其他检查:血气分析(了解呼吸衰竭情况)、血常规(感染血象)、肺功能检查(早期防治)、痰菌检查(用药) 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 15mm;经动态观察后动脉干横径增宽达2mm以上; 中心肺动脉扩张与外周分支纤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呈“残根状”。 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值≥1.07; 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 3mm 右心室增大征:心尖圆隆、上翘。 电轴右偏,重度顺钟向转位,Rv1+Sv5 ≥1.05mV,肺型P波 超声心动图检查 1、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 2、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