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第五篇 章适应性免疫细胞.pptVIP

医学免疫学第五篇 章适应性免疫细胞.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免疫学第五篇 章适应性免疫细胞.ppt

(一)模式识别受体 1. 简介 1989年,美国免疫学家Janeway提出模式识别理论,认为某些病原体或其产物共有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这种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称为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PAMP能被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即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所识别,以保证免疫识别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2. PRRs分类 PRRs可分为Toll样受体(TLRs);清道夫受体(SRs)和甘露醇受体(MR)。 (2)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SR) :表达于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可识别G-菌脂多糖、G+菌磷壁酸、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细胞膜内侧面翻转到胞膜外侧面的磷脂酰丝氨酸等,参与对某些病原体及丧失唾液酸的陈旧红细胞和某些凋亡细胞的清除。 (3)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 MR):甘露糖受体有C型凝集素结构域,借此能与广泛表达于病原体细胞壁糖蛋白和糖脂分子末端的甘露糖和岩藻糖残基(即相应配体)结合,产生吞噬作用。 (二)参与提呈抗原和协同刺激T细胞活化的分子 包括:MHC I/II类分子和B7分子 静息巨噬细胞:很少表达 活化巨噬细胞:高水平表达 功能:参与抗原提呈和T细胞活化 CD28 B7 T细胞 MHC I/II Mφ CD4/CD8 TCR Ag (五)杀伤机制 1)趋化:急性炎症因子:TNF-α、IL-1、IL-6 趋化因子:MCP-1 2)识别: 3)吞噬: ①吞噬 ②吞饮 ③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4)杀伤: ①胞外杀伤:ADCC作用 ②胞内杀伤:氧依赖系统和氧非依赖系统 b)氧非依赖系统: 抗微生物肽--- 防御素、阳离子蛋白 酶类--- 溶菌酶 a)氧依赖系统: 反应性氧中间物(ROI) 活性氧产物:H2O2、O2-具有强氧化和细胞毒作用。 反应性氮中间物(RNI) 产生NO发挥对细菌、某些原虫和肿瘤细胞的杀伤 或细胞毒效应。 (六)生物学作用 1)非特异性吞噬和杀伤(主要吞噬胞内寄生菌 等)作用。 ① 吞噬作用 ② ADCC效应 ③ 接触杀伤:通过分泌TNF-α杀伤靶细胞 2)提呈抗原 3)免疫调节:通过产生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如IL-1、IL-6、TNF-α、IL-8等, 参与免疫调节。 二、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来源于骨髓的髓样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外周血中,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约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50%~70%,总数达到5×1010。而骨髓的储备量多达1×1012。 中性粒细胞具有寿命短(6-24h),更新快的特点。 光镜下的中性粒细胞(PMN) 其核形态多样,主要呈分叶状;胞浆内含有初级和次级两种颗粒。初级颗粒较大,即溶酶体颗粒,内含髓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和溶酶体;次级颗粒较小,内含碱性磷酸酶、溶菌酶、防御素、杀菌渗透增强蛋白和乳铁蛋白等。主要参与抗感染和炎症反应。 1.表面受体 中性粒细胞表面具有多种受体,与单核巨噬细胞相似。 (1) MR (2) SR (3)介导调理作用和ADCC作用的受体 1) FcαR 2) FcγR ⅢA(CD16a) 3)CR1 (4) TLR 2.生物学功能 (1)非特异性吞噬和杀伤(主要吞噬胞外寄生菌等)作用。 (2)ADCC作用。 第二节 NK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是一类缺乏T细胞和B细胞的特征-无TCR和BCR、胞浆中含嗜天青颗粒的大颗粒淋巴细胞(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