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通化学第二篇 章1,2节稀溶液的依数性.ppt
* 二、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溶剂中加入难挥发性非电解质后,溶剂蒸气压下降,凝固点下降。且溶液越浓,凝固点降低得越多。 固体的冰同水一样也能蒸发(冰也具有蒸汽压),但冰的蒸汽压随温度降低而减少的幅度大于水。 水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示意图 A A’ 气 液 冰 C ?Tb Tf 0 温度 / 0 C Tb 100 101.3 0.61 饱和蒸汽压kPa ?p ?Tf ?p B B’ Kb、Kf 为溶剂的沸点升高常数、凝固点下降常数,两者与溶剂的性质相关。(K·kg·mol-1) kb 、 kf 称为溶剂的沸点上升常数、凝固点下降常数,是溶剂的本性,与溶剂的种类有关。但与溶质种类无关,只与溶质浓度有关(依数性)。 三、定量关系:Raoult’s law 拉乌尔定律: ΔTb=Kb· m ΔTf=Kf· m and . 这里,m是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 * 1.溶质:难挥发性非电解质 电解质: ?Tb=i KbmB 2.稀溶液:mB?0.1mol?kg-1 3. Kb、Kf只与溶剂有关,与溶质无关 ?Tf=i Kf mB 注意 (1)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应用:撒盐除积雪、冰盐浴做低温冷冻剂、低温防冻剂(乙二醇等) (2)用拉乌尔定律,通过测量溶液的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的方法,测定溶质的分子量或摩尔质量。(分子量特别大的物质采用渗透压法) * 应用 * (1)汽车水箱防裂 H2O+乙二醇或甘油,可使水的冰点降低至-30o。 (2)冰盐混合物作为冷冻剂。 将NaCl和冰混合, 混合物从外界吸热, 冰部分融化, 冰水共存, 应为零度, 水将NaCl溶解, 形成溶液, 冰点低于零度, 故冰将继续融化. 理论上可达到低共熔点的温度, -22C°; 用CaCl2 和冰的混合物, 可以获得 -55 C°的低温; 用CaCl2 , 冰和丙酮的混合物, 可以致冷到 - 70 C°以下. * (3)沸点上升法和凝固点降低法可用来测定溶质的分子量, 其公式为: 但常用凝固点法,因为: 1.KfKb,可减少测量误差。 2.TfTb,生物样品、有机物不易被破坏。 3.测Tb因挥发而引起浓度变化,不能重复测定。 在 U 形管中, 用半透膜将等体积的 H2O和糖水分开, 放置一段时间, 会发生什么现象?一段时间后, 糖水的液面升高; 而H2O的液面降低. 这种溶剂透过半透膜, 进入溶液的现象, 称为渗透现象. (一)渗透现象: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单方向的扩散 半透膜:水分子自由通过而不能通过溶质的膜状物,如 细胞膜、萝卜皮、肠衣、牛皮纸等 依数性四:渗透压 Osmotic Pressure * 渗透现象发生以后, 当过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 右行和左行的H2O分子数目相等, 这时, 达到平衡, 即H2O柱不再下降; 同时, 糖水柱不再升高. (二)渗透平衡:半透膜两边水的渗透速率相同 液面高度差造成的静压, 称为溶液的渗透压, 用Π 表示, 单位为Pa.(三)渗透压:阻止渗透作用所施加于溶液的最小外压 依数性四:渗透压 Osmotic Pressure * 产生的原因: 在两侧静水压相同的前提下, 由于半透膜两侧透过的H2O分子的数目不等, 在单位时间里, 进入糖水的H2O分子多些 * (四)产生渗透现象的两个必要条件: 1.半透膜的存在 2.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溶剂分子数不相等 (即渗透浓度ic不同) (五)渗透方向:溶剂?溶液 稀溶液?浓溶液 (六)渗透压大小的计算——范特荷甫方程(van’t Hoff equation) 1886年,荷兰物理化学家J.H.van’t Hoff发现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压的大小,可以用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形式相似的方程式计算: Π V = nRT 式中: Π——渗透压 V——m3 ( 体积) R——8.314 (Pa m3 mol-1 K-1) * * Π与cB及T的关系 ΠV = nRT cB:mol·L-1 R:8.314kPa · mol -1 ·L ·K-1 T:K Π:kPa V:m3 8.314Pa · m3 · mol -1 ·K-1 Π:Pa 1.适用于稀溶液 2.对于电解质 Π = icBRT Π = cBRT (七)造成渗透压的原因:半透膜两边溶液 的蒸气压不等。蒸气压是一个内在动力。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舞蹈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卷:舞蹈教学法与课程设计案例分析.docx VIP
- 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实施方案(含演练脚本).docx
- 湖南省师德师风教育读本.pptx VIP
- 2025秋教科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2.docx VIP
- ISO∕IEC 20000-1:2018《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第一部分:服务管理体系要求》之17-“8.1运行的策划与控制”理解与应用指导材料.docx VIP
- 验收标准内装 .pdf VIP
- 像医生一样思考(完全版).pptx VIP
- 北大附中学生家长写给高二同学的一封信导论.doc VIP
- 2025年白酒酿造工试题题库.pdf VIP
-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司在职员工学历提升的通知(专业完整模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