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核心分析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ndroid核心分析1

Android核心分析(01)讨之设计意图 2 Android核心分析(02)方法论探讨之概念空间篇 4 Android核心分析(03)手机之硬件形态 7 Android核心分析(04)手机的软件形态 9 Android核心分析(05)基本空间划分 10 Android核心分析(06)IPC框架分析 13 Android核心分析(07)Service深入分析 20 Android核心分析(08)Android 启动过程详解 27 Android核心分析(09)Zygote Service 31 Android核心分析(10)Android GWES之基本原理篇 34 Android核心分析(11)Android GWES之消息系统 37 Android核心分析(12)Android GEWS窗口管理之基本架构原理 42 Android核心分析(13)Android GWES之Android窗口管理 43 Android核心分析(14)Android GWES之输入系统 50 Android核心分析(15)Android输入系统之输入路径详解 53 Android核心分析(16)Android电话系统-概述篇 59 Android核心分析(17)电话系统之rilD 62 Android核心分析(18)Android电话系统之RIL-Java 68 Android核心分析(19)电话系统之GSMCallTacker 75 Android核心分析(20)Android应用程序框架之无边界设计意图 78 Android核心分析(21)Android应用框架之AndroidApplication 80 Android核心分析(22)Android应用框架之Activity 86 Android核心分析(23)Andoird GDI之基本原理及其总体框架 92 Android核心分析(24)Android GDI之显示缓冲管理 95 Android核心分析(25)Android GDI之共享缓冲区机制 101 Android核心分析(26)Android GDI之SurfaceFlinger 105 Android核心分析(27)Android GDI SurfaceFlinger之动态结构示意图 112 Android核心分析(28)Android GDI之SurfaceCanvas 115 Android核心分析(01)讨之设计意图 为什么要研究Android,是因为它够庞大,它够复杂,他激起了我作为一个程序员的内心的渴望,渴望理解这种复杂性。我研究的对象是作为手机开发平台的Android软件系统部分,而不是Dalvik虚拟机本身。 作为一个从其他平台装接过来的程序员,要从事Andoid平台系统开发,我的关于手机平台上积累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Android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的新名词,Activity,Manifest,INTENT,Service,Binder,Dalvik虚拟机,Framework,Linux,Navtive ,JNI。通过在源代码,在开发社区,在开发博客,甚至在招聘过程中,我不断的寻求Android是什么。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我慢慢的理解到Android不仅仅是一类手机的总称,不仅仅是一个手机开发平台,不仅仅是一个虚拟java操作系统,不仅仅是一个开发社区,一个开发标准,不仅仅是一堆代码,Android已经成了一个新的潮流。 代码多,系统复杂,纵观社区中Android的研究者,一开始从源代码分析Android就走向迷途,不断的跋山涉水,向纵深冲刺,最终脑袋堆栈不够用,迷失在开始的旅程,或者挂在半途中,鲜有通达者。我感觉到大部分的研究者总是忘记站在高山上向下望一望设计者的意图,一味的随着代码的控制流走入繁杂的谜团,陷入到复杂性的深渊。 我的研究分析是从设计者的意图出发,从抽象的甚至从哲学的高度,从最简单的系统原型开始,从设计猜想开始,而不是一开始就从代码分析展开。首先理解Android大的运行框架,主干流程,系统原型,之后再用源代码分析充实之。当然我这里的设计者意图并不是真正的Android设计者意图,而是我以为的Android设计者意图。 要理解设计者意图,就需要抽象。我们需要在哲学意义空间中去考虑系统的描述,即系统在本质上要表达什么。在逻辑空间上去考虑系统基本构成和动态结构。从现实到虚拟对象的映射去理解系统对象的组成,在从数据流的角度分析数据的产生者和消费者之间作用关系,从控制流的角度去分析对象之间的交互关系,从函数调用去分析具体的层次关系。 在系统设计上,原型是最能表达哲学空间和逻辑空间中系统本质的东西,原型是事物本质的第一层体现。我以为任何复杂的系统都一个简洁的系统原型,都有它简洁的意义。系统原型是设计者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