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事诉讼法总论第一篇 章 民事诉讼.ppt
4、程序保障说 通说:英美法系国家、日本 理论基础: 程序正义理论(约翰·罗尔斯 《正义论》) Pure procedural justice Perfect procedural justice Imperfect procedural justice 只要这种正当的程序得到人们的遵守和执行,由其产生的结果就应被视为正确或正当。 赌博规则 分蛋糕 宪法权利保障:正当程序(Due Process) 程序保障说的主要观点 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民事诉讼程序本身(程序的独立性) 民事诉讼是以程序保障为目的,国家设立诉讼制度,就是为了确保当事人双方在程序过程中法律地位的平等,并在诉讼构造中平等使用攻防武器,各拥有主张、举证的机会。 民事诉讼的正当性来自其程序的正当性,而不是结果的正当性。正当程序是判决正当性的源泉 审理程序:不仅是判决前的必经和准备阶段,而是诉讼的目的 “以判决为中心” →“以诉讼过程本身为中心” 程序保障说的地位 评论 “程序中心” 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 局限性 过分强调程序自身的独立价值和诉讼程序的作用 否认实体法的基本作用 两个有争议的命题 诉讼法是实体法之母 权利先于实体法,判决创制了权利 5、多元说 认识诉讼目的的双重立场: 作为制度设置、运作者的国家 作为制度利用者的国民 评价: 多元说将相互冲突的目的并存,没有给这种多元化的数个目的观排列先后顺序,也不可能提供一个选择的客观标准 多元说貌似全面兼顾,实际上不能解决具体问题 二、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目的 (一)确立依据 理论依据:民事诉讼的本质与规律 国家强制力:审判权 民事纠纷:当事人意思自治 现实依据:国家和社会的客观需要 解决纠纷 保护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依据:宪法权利 自由权、诉讼权、财产权、生存权 价值依据:公正与效率 (二)立法规定 《民事诉讼法》 T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 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 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第三节 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 一、旧学说 二、新学说 案例导入 为什么要研究民事诉讼的价值? 案例分析:民事诉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协调 【案情】 刘某(女)与孙某(男)是夫妻,刘某一直怀疑孙某有外遇,想与孙某离婚。孙某否认并且不同意离婚。刘某于是雇私人侦探对孙某进行跟踪。 2001年4月2日,私人侦探报告,孙某在王某(女)家中与王某通奸。刘某立即赶到王家,并雇用锁匠将门锁打开,闯入房内。其时孙某与王某正在卧室床上发生关系,李某当即用照相机将该场面拍下。 2004年4月23日,刘某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孙某与他人通奸为由,请求法院判令其与孙某离婚,并主张分得大部分财产。刘某向法庭出示了在王家拍摄的照片为证据。 法院认为,尽管刘某闯入王某家中拍摄照片的行为存在违法性,但照片本身确实证实了孙某与他人通奸的事实,于是判决二人离婚,并由刘某获得大部分财产。 【问题】法院的判决是否得当?应如何看待法院的判决? 焦点问题: 实体公正 vs 程序公正 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 价值:客体对主体合理需要的满足。 民事诉讼的价值:民事诉讼对民事诉讼主体合理需求的满足。 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体现着人们对民事诉讼程序设计的初衷,它影响甚至决定着诉讼模式的设计。 Old Sayings 重实体 轻程序 ↓ “程序第一,实体第二” “程序是实体之母” 程序先于权利 正义先于事实 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 实体不公正影响的是个案,程序不公正破坏的是整个机制 民事诉讼价值论学说的划分依据 法律程序价值的一般理论 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 程序法的价值目标、功利原则对法律程序的制约 代表学说 (一)传统学说:一元诉讼观 (二)新学说: 二元诉讼观 一、传统学说:一元诉讼观 程序工具主义(结果本位主义、实体本位主义) 程序法是实现实体法的工具 程序本位主义 程序法具有独立的、内在价值 程序效益主义 程序法的经济价值 (一)程序工具主义学说 1、绝对工具主义理论 2、相对工具主义理论 1、绝对工具主义理论 Jeremy Benthem(1748-1832)首倡 Paul L. Friedman 响应 核心思想: 实体法的唯一正当目的,是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实体法先于程序法:实体法应当首先被制定出来,否则程序法没有意义 诉讼程序只是用以确保实现实体法的工具和手段,一项诉讼程序只有在其对查明事实和准确适用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SH 0706-2016 金属材料验证性检验导则.pdf VIP
- 明清天主教文化传入中国的文化因素.docx VIP
- 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八省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四十九 .pdf VIP
- 物流项目管理第一章.ppt VIP
- 物流项目管理案例分析.docx VIP
- [黔西南]2024年贵州黔西南州红十字会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现代数值计算(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黔西南]2024年贵州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4年05月贵州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