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典在衰退
经典在衰退
不知是平时言辞太过犀利,还是人长得太尖酸刻薄,组里竟安排我写一篇批判性的文章,可怜一向敦厚老实的我又要提笔写一些愤青的文字来。
虽说我没有某些八零后作家那愤世嫉俗的能耐,可有些事看在眼里,就不得不说上几句。
几天前,到书店去逛了逛。记得一个醒目的牌子立在楼层中央,几行醒目的红色大字:“《燃魂书》已售空,《爵迹Ⅱ》新到”。几个年龄相仿的学生站在牌前,一脸无奈的神情,似乎在惋惜着什么,我的心中开始莫名地丝丝缕缕地飘荡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
牌子的后面的架子自然摆满了一系列的作品,架子前十几只手正抢夺着。架子旁边是另一个几乎空了的架子,上面摆着一个小牌,上书“明日到货”,再就是几本残留的书:《杂的文》《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毒》。而这几本也似乎是因为太过破旧而无人购买,但看得出,那些破旧的痕迹也是因为无数次的翻阅而造成的,毫无疑义,其中的文字仍不断地在一些人眼中映现······我并不惊异于八零后的作家有多么受欢迎,只是在望向长廊尽头的时候,我呆住了!
柜子上贴着标签,“巴金”、“徐志摩”、“周作人”、“鲁迅”······双眼凝视着,我静静地走近,只有我一人,走向长廊的尽头,背后是穿梭的人群。我不知不觉地伸出手,在一本本未拆封的“新书”上掠过,手上留下了抹抹灰黑色的痕迹;细微的喘息,在空气中击起无形的波纹,触及书架,在甜软微黄的午后阳光中激起一团暗褐色的雾气。心底的那种感觉正在蔓延,那是一种凉意,前所未有。
我摇摇似晕似醒的头,走上电梯,默默地上楼去。我蓦地笑了,四楼是名著,几百平米的大厅,一个导购都没有。偶然看见墙上有一本厚厚的意见簿,随意翻开,竟看见了这样一页:
顾客建议:建议在本楼层安排导购,方便读者寻找。
负责人回复:本馆是依业务量安排人员,所以在其他楼层业务繁忙期间,决定暂不予四楼安排导购,以防止人员浪费,请谅解。
解释的多好啊!防止“浪费”?!我接着笑了下去,这是笑吗?不是吗?惨笑吗?苦笑吧!心底那种愈加浓郁的感觉塞住了泪水,滴在心底,一片涟漪······
五楼,我不愿再上,一个大牌子上写着“科技与哲学”,我已经知道结果了,因为牌子下面的电梯都停了!
我找了一个安静的座位,坐着,静静地坐着,看着《悲惨世界》冲着《傲慢与偏见》苦笑,望着《儒林外史》对着《水浒传》傻等······终于,我恍然大悟,这种莫名的感觉应该叫作嗔,一种介于愤怒与惋惜之间的情感,唉······
我并不是想贬低什么郭之风、韩之派,不过是对经典的哀伤罢了,所以劝告不怕累的前辈别抠索我的文字了。我想说的是,是时候给予经典更多的关注了。我希望《野草》《呐喊》在市面上绝迹的事只会出现在我的恶梦之中;我祈祷孩子问父母谁是李逵谁是曹操,父母竟无言这样的事千百年后也不要上演;我担心如此下去,谁爱着爱斯梅拉达,谁骑着鹅环游,又是谁三声喝断长板桥,这一切都将成为千古之谜!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是教育么?有人说应“过把瘾就死”,算了吧!一个积怨于被教育淘汰,而对自己评论教育的话不负责任的人,受到了应有的指责,还要口出狂言!一个人说,一些我们以为一辈子也忘不了的东西,就在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说的实在经典,可试问,愿意对经典念念不忘的还有几人?还是这个人说,牵着我的手,闭着眼睛走你也不会迷路,可怜我牵着文学经典的手走了太久,如今竟在文学的步伐面前慌了脚步······
根源又是什么?一位高中语文老师曾这样说道:“现在学生可读的经典正在萎缩,一些很经典的文学作品一经印刷后就很少再版。而且孩子们的阅读质量也并不是很高,对于处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渴望放松的学生而言,花大片的时间看一些经典,在他们眼里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奢侈的浪费。”
真不理解,在当代青年、青少年眼里什么才是有意义的。我不禁要问,听着那些人唱的所谓流行歌,读着这些人写的所谓的畅销书,意义何在?我不爱流行歌,宁愿去听一些内容充实的戏曲和歌剧;我不爱虚幻的小说,那哪里称得上是小说;我不爱愤青,那只是黄发未尽、乳臭未干之人的牢骚罢了;我不爱情感类小说,何为感情,儿女之事吗?哼!不可理喻!
最起码,经典之作不会无病呻吟。丢弃回忆重新来过?爱恨就在一瞬间?爱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敢问那一句的意思让人一目了然?耐人寻味倒也罢了,可又有哪一句经得起琢磨呢?无非是云山雾罩,让人似懂非懂。有人认为自己是世界上顶级聪明的人,他认为有些博士只是学会了如何把一些人都看得懂的文字,写的连鬼都看不懂。各位博士请勿发怒,毕竟他还不是一个大学生,他还看不懂你们的文字。他一无所有,所以光的一丝不挂,还要怪教育给其他人每人一件棉袄,一个自己都不觉得自己嫉妒的太多了的人,我们又何必与其一般见识,更何况他的文字也只能指望鬼看得懂了。又有人说:“你笑一次,我就可以开心好几天,可看你哭一次,我就难过了好几年。”啧啧啧啧,好一个多愁善感的文人哪!上一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