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生存美学的践行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柯生存美学的践行者

福柯生存美学的践行者 摘 要:戴西是陈丹燕纪实文学作品《上海的金枝玉叶》里的主人公。戴西是个热爱尘世生活的女子,不论世事如何变幻,她始终向往着自己美好的人生,顽强地坚持着自己个人的理想。终其一生,她把个体的生命活动当作审美活动,尊重的是个体在生活中的权力。从锦衣玉食到一贫如洗,戴西的一生历经磨难,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而是以坚忍的耐力“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她的生存哲学和法国哲学家福柯晚年提出的“生存美学”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 关键词:陈丹燕;戴西;生存美学; 在陈丹燕1999年出版的纪实文学《上海的金枝玉叶》里,刻画了老上海著名的永安公司郭氏家族的四小姐郭婉莹——戴西的故事。口衔银勺出生的戴西,曾经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后来历经丧偶、抄家、劳改、挨斗、一贫如洗……但她从来没有抱怨。戴西一生勇于承担、自我拯救,在各种外在力量的挤压下乐观地、坚韧地、有尊严地活着。她的生存哲学和法国哲学家福柯晚年提出的“生存美学”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 一 戴西是个热爱尘世生活的女子。终其一生,戴西力求让生活成为艺术,把个体的生命活动当作审美活动。众所周知,对生活艺术化最深入的理论探讨来自福柯,他称之为“生存美学”,福柯将自我塑造、生活创造和生存技术看作是现代生活的准则。他认为,使人的生活具有风格,也就是生活艺术化,才是真正的道德。从这一点看,戴西审美的人生可以说是对福柯生存美学的实践。福柯把生存美学看作是一种以“关怀自身”为核心的“生活态度”。自身在其生命活动中,只以他独立的快乐需要、幸福欲望和审美愉悦作为其思想和行为的指导原则和出发点。正因为这样,生存美学就是一种关怀自身的生活美学,是为了使自身的生存提升到愉悦快感境界的实践智慧。 戴西身上最感人的正是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的自尊、坚韧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得益于她在中西女中所接受的教育。戴西从不让别人的看法左右自己的行动和选择。这集中体现在她对婚姻和工作的态度上。家里给戴西与一个富家子弟订了婚,但她毅然决定解除婚约,即使受到威胁也没有屈服。1934年,戴西实现了一定要嫁一个和自己谈得来的、有趣的男子的梦想,下嫁了一个清贫读书人家的子弟吴毓骧,“我喜欢我的丈夫,是因为和他在一起,很有意趣”。1961年,丈夫在提篮桥上海监狱医院去世。经过这么多的事,戴西并没有否定自己当年的选择。这是一种骄傲,或者说是一种自尊,戴西拥有的。她维护自己选择过了的东西,不因为它们没有给她带来意想中的快乐与幸福就舍弃它们,她只坚持自己的感情。 和许多婚后就安心相夫教子的女性不同,戴西渴望用工作来体现自己的独立。1936年,26岁的戴西在上海国际饭店与女友开办“霓裳”时装沙龙,成为一个兴致勃勃建立着自己的独立事业的现代女子,而不只是一个以丈夫为职业的女子,在这时,她第一次要求并争取着独立人生的理想。40年代初,戴西为中华医学会的杂志拉广告,被上海的太太小姐圈子议论纷纷,但她并不介意,一个女子能靠自己的工作挣钱,总比寄生要光荣。自己什么都能做,才是值得夸耀的,就像二十年以后,她在青浦劳改地挖鱼塘,别人不相信她能坚持下来,可她不光坚持下来,还完成挖鱼塘的指标,回到家,她得意地对孩子说,没有什么是妈妈做不到的,也没有什么能吓住妈妈。第二次工作尽管时间不长,但使她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是独立的、创造的,但是她还是没有找到。1954年,45岁的戴西正式作为外贸公司的英文秘书参加工作,这一次,是她第三次走出家门,成为职业妇女。1977年,68岁的戴西被请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为所里的专业人员上英文课。此外她还在家里收了一些学生。教授英文的生活一直延续到她生命的最后一个夏天,从未停止过。1982年,戴西被请到咨询公司,当了整整十年商务信函顾问。在她八十大寿时,公司的总经理和员工们为她办了生日庆祝会,她终于作为一个独立的女子,得到了承认和爱戴。 戴西为自己骄傲,为自己的工作骄傲。在戴西去世前一天,她最后一次看了从前的照片,并用在劳改中变了形的手指从许多照片中找出一张老年时为学生的英语口语课录制录音带时的相片说:“要是我死了,我想要这张照片做纪念照片,因为这张照片显示了,我在工作”。在三天以后,这张她最喜欢的照片被放大,摆放在灵堂上。 1996年,戴西与人交谈的时候,许多人惊奇地发现她的脸上的机警淡定里面,还流动着女孩子的活泼和迷人。这种从内心发出的光芒,感动了看到的人们。在由她照料长大的孙女媚的印象中,奶奶是与众不同的,什么也打不倒她——这以后戴西大起大落的人生中,这种倔强和顽强已经成为戴西眼睛里不曾改变的明亮光芒,一直闪耀着。不论世事如何变幻,她始终向往着自己美好的人生,坚持着自己个人的理想。她尊重的是一个人在个人的生活中的权力。 二 福柯在《主体的诠释学》中,特别赞赏斯多葛学派的生存美学。福柯所经常引用的古代斯多葛学派思想家西塞罗就指出:做人本身,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