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代谢b
本章内容;多糖不能直接透过微生物的细胞膜进入细胞。一般需要微生物分泌胞外酶将其水解成双糖或单糖才能进入细胞被利用。 ; (3)果胶的分解 ;1)蔗糖的分解;3)乳糖的分解;;脂肪酸的?-氧化途径;1、氨基酸的直接利用;
2、氨基酸的脱氨分解;
3、氨基酸的脱羧分解;;第四节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间的联系;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关系;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关系的特点:;一、两用代谢途径;① 在两用代谢途径中,合成途径并非分解途径的完全逆转。
② 在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途径的相应代谢步骤中,往往还包含了完全不同的中间代谢物。
③ 在真核生物中,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一般在细胞的不同区域中分隔进行;原核生物因其细胞结构上的间隔程度低,故反应的控制主要在简单的酶分子水平上进行。;二、代谢物回补顺序; 不同的微生物种类或同种微生物在不同碳源下,有不同的代谢物回补顺序。与EMP途径和TCA循环有关的回补顺序约有10条。;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
又称乙醛酸支路(glyoxylate shunt),是TCA循环的一条回补途径,可使TCA循环不仅具有高效产能功能,而且还兼有可为许多重要生物合成反应提供有关中间代谢物的功能,例如草酰乙酸可合成天冬氨酸,α-酮戊二酸可合成谷氨酸,琥珀酸可合成叶卟啉等。;在乙醛酸循环中有两个关键酶——它们可使丙酮酸和乙酸等化合物合成4C二羧酸,以保证微生物正常生物合成的需要。;乙醛酸循环的总反应式:
2丙酮酸→琥珀酸+2CO2;;具有乙醛酸循环的微生物,普遍是好氧菌,
例如可用乙酸作唯一碳源生长的一些细菌,包括
Acetobacter(醋杆菌属)、Azotobacter(固氮菌属)、
E.coli、Enterobacter aerogenes(产气肠杆菌)、
Paracoccus denitrificans(脱氮副球菌)、
Pseudomonas fluorescens(荧光假单胞菌)、
Rhodospirillum(红螺菌属)等;
真菌中的Saccharomyces(酵母属)、
Aspergillus niger(黑曲霉)、
Penicillium(青霉属)等。 ; 自养微生物的CO2固定
生物固氮
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
微生物次生代谢物的合成;一、自养微生物的CO2固定;(一)Calvin循环(Calvin cycle); 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ibulose biphosphate carboxylase,简称RuBisCO)和磷酸核酮糖激酶
(phosphoribulokinase)是本途径中两种特有的酶。;Calvin循环;如果以产生1个葡萄糖分子来计算,则Calvin循环的总式为:; 厌氧乙酰-CoA途径又称活性乙酸途径(anaerobic acetic acid pathway)。
这种非循环式的CO2固定机制主要存在于一些产乙酸菌、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等化能自养细菌中,整个反应的关键酶是CO脱氢酶。;
(三)逆向TCA循环
一些绿色硫细菌固定CO2的方式;
特殊酶为柠檬酸裂合酶。
(四)羟基丙酸途径
少数绿色硫细菌以H2或H2S作电子供体进行自养 生活时所特有的一种CO2的固定机制;
其关键步骤是羟基丙酸的产生;
此类细菌无Calvin循环和逆向TCA循环途径。;二、生物固氮;自生固氮菌 (free-living nitrogen-fixer)
独立进行固氮,种类繁多
共生固氮菌 (free-living nitrogen-fixer)
必须与它种生物共生在一起时才能进行固氮
联合固氮菌 (associative nitrogen-fixer)
必须生活在植物根际、叶面、动物肠道等处
才能固氮。;第三节 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第三节 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第三节 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二)固氮的生化机制;2. 固氮的生化途径; 固氮酶对氧极端敏感;
组分II(铁蛋白):在空气中暴露45s失活;
组分I(钼铁蛋白):半衰期10min;
但大多数固氮菌都是好氧菌;;(三)好氧菌固氮酶避氧害机制;1. 好氧性自生固氮菌的抗氧保护机制;2. 蓝细菌固氮酶的抗氧保护机制;3. 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酶的抗氧保护机制;三、肽聚糖的生物合成;(一)在细胞质中的合成
(二)在细胞膜上的合成
(三)在细胞膜外的合成;1. 由葡萄糖合成 N-乙酰葡萄糖胺和 N-乙酰胞壁酸 ;UDP- N-乙酰胞壁酸-五肽即“Park”核苷酸;(二)在细胞膜中的合成—肽聚糖单体的合成;转糖基作用
转肽作用; 青霉素是肽聚糖单体五肽尾末端的D-丙氨酰-D-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即它们两者可互相竞争转肽酶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四中学初三下学期四月调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 GBT 42706.1-2023 电子元器件 半导体器件长期贮存 第1部分:总则.doc
- 2018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练习:期末达标检测卷.docx VIP
- AC-25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方案.doc
- 行业联盟与竞争格局演变-深度研究.pptx
-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清单)【教师版】.docx VIP
- 2025保安员理论考试100题(附答案) .pdf VIP
- 2022年三级教育测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