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要点抹灰工程质量验收.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工要点抹灰工程质量验收

.1 抹灰工程概述   用水泥、石灰、石膏、砂(或石粒等)及其砂浆,涂抹在建筑物的墙、顶、地、柱等表面上,直接做成饰面层的装饰工程,称为“抹灰工程”,又称“抹灰饰面工程”或“抹灰罩面工程”,简称“抹灰”。我国有些地区也把抹灰习惯地叫做“粉饰”或“粉刷”。   抹灰工程作用: (1)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抹灰层能起到保温、隔热、防潮、防风化、隔音等作 (2)满足美观的要求。抹灰层能使建筑物的界面平整、光洁、美观、舒适。 (3)保护建筑物。抹灰层能使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部分不受周围环境中风、雨、雪、日晒、潮湿和有害气体等不利因素的侵蚀,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抹灰的组成和作用    抹灰一般分为底层、中层和面层三个层次,如图1.1所示。    底层作用:与基层粘结及初步找平。 中层作用:找平作用。 面层作用:装饰作用。 (2) 抹灰的分类    抹灰工程按使用的材料和装饰效果分为一般抹灰、装饰抹灰。    一般抹灰常用材料: A 胶结材料:水泥、石灰、石膏。    B 砂、骨料:砂、石粒、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麻刀、纸筋、草秸、玻璃丝等。 C 水 D 外加剂 本工程抹灰配比 内墙抹灰: 1:2.5水泥砂浆 水 水泥 砂 M3 230Kg 475Kg 1155Kg 盘 100Kg 50Kg 250Kg   ① 主体结构验收合格;     ② 水电预埋管线、配电箱外壳等安装正确,水暖管道做过压力试验;     ③ 门窗框是否安装和安装是否牢固,是否预留有间隙以及进行保护;     ④ 其他相关设施是否安装和保护。    ① 清除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油渍、碱膜等; ② 凡室内管道穿越的墙洞和楼板洞、凿剔墙后安装的管道周边应用1∶3水泥砂浆填嵌密实;    ③ 墙面上的脚手架眼应填补好;    ④ 浇水湿润;    ⑤ 表面凹凸明显的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3水泥砂浆补平。 ⑥ 门窗周边的缝隙应用水泥砂浆分层嵌塞密实; ⑦ 不同材料基体的交接处应采取加强措施,如铺钉金属网,金属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现场预埋管线未处理 2. 一般抹灰工程 一般抹灰常用的工具如图2.2所示。 一般抹灰的施工工序为:基层处理——做灰饼、冲筋——抹底层灰——抹中层灰——抹罩面灰。 基层处理 甩浆 冲筋 (1) 做灰饼、标筋   抹灰操作应保证其平整度和垂直度。施工中常用的手段是做灰饼和标筋。如图所示。   做灰饼是在墙面的一定位置上抹上砂浆团,以控制抹灰层的平整度、垂直度和厚度。   标筋(也称冲筋)是在上下灰饼之间抹上砂浆带,同样起控制抹灰层平整度和垂直度的作用。   做灰饼 灰饼吊垂直 灰饼拉通线每隔1.5M (2) 抹底层灰 抹底层砂浆:一般情况下,冲完筋约垂直2h左右就可以抹底灰,不要过早或过迟。先薄薄抹一层底子灰,接着分层装档、找平,再用大杠水平刮找一遍,用木抹子搓毛。然后全面检查底子灰是否平整,阴阳角是否方正,阴角交接处、墙与顶板交接处是否光滑平整,并用靠尺板检查墙面直与平整情况。抹灰面接槎应顺平,地面砂灰应及时清理干净。  抹底层灰可用托灰板盛砂浆,用力将砂浆推抹到墙面上,一般应从上而下进行。 (3) 抹中层灰    底层灰7~8成干(用手指按压有指印但不软)时即可抹中层灰。    操作时一般按自上而下、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   (4) 抹面层灰     在中层灰7~8成干后即可抹罩面灰。先在中层灰上洒水,然后将面层砂浆分遍均匀抹涂上去,一般也应按从上而下、从左向右的顺序。抹满后用铁抹子分遍压实压光。 (5) 阴阳角抹灰    用阴阳角方尺检查阴阳角的直角度,并检查垂直度,然后定抹灰厚度,浇水湿润。     用木制阴角器和阳角器分别进行阴阳角处抹灰,先抹底层灰,使其基本达到直角,再抹中层灰,使阴阳角方正。 梁底抹灰 门洞口抹灰 窗口抹灰 (1) 主要原因   ① 基层处理不好,清扫不净,浇水不匀、不足。   ② 不同材料交接处未设加强网或加强网搭接宽度过小。   ③ 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砂浆配合比不当。   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