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案】.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案】

利川市第五中学_一_年级__历史_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第_10次教案 课 题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时数 4 主备课人 向成龙 审核人 高一历史组 授课时间 ______班第_____周星期_______第_______节课 ______班第_____周星期_______第_______节课 课 型 新授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讲解、讲述法 教 具 无 教学目标 知 识 与 技 能过 程 与 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教材归纳,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甲午战争后——民国成立前1912——1919年左右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 1、背景: 材料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同时,将投资的重点集中到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方面来,并以此作为其巩固“势力范围”和伸展侵略势力的手段。这就不仅使中国人民蒙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了,因此,收回铁路主权和矿产主权的呼声日益高涨,一场轰轰烈烈的收回路矿利权的运动开始了。进一步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3)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实业泛指农、工、商、交通等收回铁路主权和矿产主权 (1)投资总额增加 (2) 兴办企业数量增多、规模扩大 (3)地区增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根据以上内容分析此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影响: (1)政治:一方面加速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瓦解和崩溃;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 (2)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思想文化: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推进到制度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二、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高度繁荣——黄金时代(1912~19年 合作探究二 根据教材归纳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 原因: (1)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部分障碍;(根本原因) (2)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工商实业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抵制外货、提倡国货,减少了外国商品的市场 (4)列强忙于一战(1914-1918),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部条件,主要原因)(美国、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与争夺) (5)“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知识拓展 实业救国论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到了辛亥革命(1911)前后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论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业救国”论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化工 一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这说明在近代前期,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根本因素,不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国民经济就不可能正常发展。) 4、影响 合作探究三 根据教材,结合已学知识,分析此阶段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 (1)政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2)思想:新文化运动兴起,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3)经济:为新民主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国民政府的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白银时代(1927~1936年)) 20世纪20年代,日、美等国资本加强了在中国市场的角逐,欧洲洋货也卷土重来,国际竞争的激化使得中国民族工业所经受的市场压力大大增加,但在这种逆境下中国民族工业仍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1、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1928年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根据与美国等列强的约定,国民政府不断提高进口税率,降低出口税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年,国民政府还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织建设一批国营企业,这也或多或少的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1)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很快完成全国统一,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2)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经济发展,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3)设立了国家银行,实行“币制改革”。(1935 年,国民党政府废止银本位制、推行法币(纸币) 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 价回升,刺激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仅人民版有详细讲述,岳麓版提及“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