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政 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4课时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VIP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政 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4课时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政 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4课时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第24课时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一、选择题 1.(2017北京丰台一模,24)2017年央视春晚分会场地处于祖国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个性鲜明,独具特色。上海的“光舞台”时尚前卫、四川凉山的“火舞台”激情豪迈、广西桂林的“水舞台”清秀柔润、黑龙江哈尔滨的“冰舞台”浪漫旖旎,构筑了地域文化景观,给观众带来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这样的设计让我们感受到(  ) ①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中华文化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百花齐放才有春色满园,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相映生辉 ③大众传媒服务春晚舞台,现代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④一城一故事一曲一传奇,深谙传统文化就会有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6北京丰台期末,19)歌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描绘了人们过年时的喜庆情景。由此可见传统节日(  ) A.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B.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C.对当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具有深刻影响 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2016北京平谷模拟,24)中国成语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成语出自古代经典著作,表达着臧否人伦善恶的中国价值观。材料体现了(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4.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藏在乡村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  ) ①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④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6北京市级联考,25)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猴年春晚创新性地融入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如华阴老腔、云南彝族的海菜腔和跳菜舞等,并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巧妙地与不同风格的流行歌曲相结合,让全球观众能够欣赏并了解到中华大地优秀的传统文化。此举(  ) ①使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保持一致 ②是传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③有助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 ④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道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对人们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具有指导作用。“道法自然”更是符合今天我们倡导的环保意识。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传统文化要顺应时代变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 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8.歌词作家陈常见情系家乡,走茶山、访茶农,借明朝乡贤林俊童咏茶诗“品归陆谱英华美,歌入声咽兴味长”之韵,创作出轻柔甜润的新茶歌《天山绿茶天山红》。这表明(  ) A.继承在先,发展在后 B.承袭传统,回归古典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远离传统,洋为中用 9.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2017北京西城期末,16)“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再添中国元素。在“二十四节气”的主题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有道理的是(  ) ①“春夏秋冬雨露霜雪”,“二十四节气”是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所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②“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谷雨三朝赏牡丹”,“二十四节气”是时令、气候、物候的规律,我们应该尊重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二十四节气”作为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记忆世代相传,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④俗语说“冬至大如年”,但现在很多节气讲究都没有了,只有饮食习俗传了下来,北方吃饺子,南方好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